说起前女乒国家队主教练施之皓,对大多数球迷来说并不陌生。他执教生涯带领女乒包揽北京奥运会和伦敦奥运会的女乒项目的所有的金牌,可谓女乒 历史 上的功勋主帅。
施之皓1959年出生于浙江湖州,1977年进入国家队,1979年印度亚锦赛夺得男单、男团冠军。2005年至2012年出任女乒国家队主教练,在北京奥运会和伦敦奥运会上包揽女乒所有金牌。施之皓担任主教练期间对国乒天才郭跃的使用引起争议,北京奥运会后郭跃心态不稳定,施之皓多次在不同场合称郭跃缺乏文化修养,施之皓和郭跃的矛盾也逐渐成为公开的秘密,郭跃也因此成绩不稳定,多次对国际大赛弃赛,直接导致被退回省队,最终在黄金年龄退役,惹人嘘唏不已,而施之皓也因此事饱受争议。
施之皓还有一个惹人争议的事件就是与他第二任妻子李楠的婚姻,李楠与施之皓曾经是师徒关系,两人相差23岁,无论如何还是祝福他们婚姻幸福。不过郭跃的陨落还是令无数喜欢她的球迷无不叹息。
他上任伊始就抛出无核论,认为中国女乒不应该强调某个人的重要性,不应该设立核心,而是应该要打造强大的团体。
然而,其实在他的内心深处,无时无刻不在想着要尽快亲手培养出一个核心,来证明自己的执教能力。
他就是前中国女乒主教练施之皓。
2005年,中国女乒兵败釜山亚锦赛,时任主教练陆元盛引咎辞职,施之皓走马上任,成为中国女乒新的主教练。
施之皓刚上任,就提出过一个“不设核心”的概念,即国家女队只有主力队员和非主力队员的界限,主力队员之间不设核心人物。
其实当时施之皓这番话主要是谈到张怡宁的核心地位的时候说的,施之皓认为不应该强调张怡宁的核心作用。
毕竟,无论是张怡宁还是王楠,都是前任主教练陆元盛打下的基础,施之皓迫切地需要亲手打造出新的核心。
尽管施之皓不愿意承认张怡宁的核心地位,但是当时的张怡宁是女乒当之无愧的领军人物。
施之皓终于熬到张怡宁退役,这个时候的施之皓再一次提出无核论。
施之皓认为,随着张怡宁的退役,所有的女乒将回到原点,重新开始竞争主力位置。这也让本来应该顺利接班的郭跃,并没有成为新的领军人物。而是需要重新竞争。
张怡宁退役后的第一个世界比赛,就是2009年世界杯,当时中国队派出了郭跃、李晓霞和刘诗雯三个人参赛(刘诗雯本来没有参赛资格,但是凭借东道主的优势获得外卡)。
结果,年仅18岁的刘诗雯在比赛中发挥非常出色,先后战胜了李晓霞和郭跃,获得了自己的第一个世界杯单打冠军。
刘诗雯也成为张怡宁退役之后第一个获得单打世界冠军的运动员。
这让施之皓看到了新的希望,毕竟在施之皓心中,是不愿意看到郭跃或者李晓霞成为领军人物的,毕竟她们都市陆元盛时代发现并培养出来。他不愿意新的领军人物身上有着陆元盛的标签。
随后,施之皓内心深处就盼望刘诗雯能够成为新的核心。
为了培养刘诗雯成为中国女乒新的核心,在此后,施之皓给了刘诗雯很多参赛机会,刘诗雯也没有辜负施之皓的厚爱,世界排名很快就来到了世界第一。
但是仅仅排名世界第一,并不能成为领军人物,想要成为领军人物就要在大赛中担任重要的角色,并能带领中国女乒获得大赛冠军。
很快,机会就来了。
2010年的莫斯科世乒赛,是王楠张怡宁退役之后的第一次世界大赛,这对于施之皓来说,是正式确认刘诗雯领军人物地位的最好的机会。
在莫斯科世乒赛,施之皓将郭跃和李晓霞弃之不用,转而重点扶持刘诗雯担任队内最重要的角色。
郭跃和李晓霞仅仅在小组赛出场一次,其余全部的比赛,几乎都由年仅19岁的刘诗雯担任第一单打,比刘诗雯大一岁的丁宁担任第二单打,老将郭焱压阵,担任第三单打。
施之皓的这一策略一直延续到了决赛。
然而,到了决赛之后,才是真正考验运动员的时候。
丁宁第一个出场,面对此前从来没有输过的冯天薇,丁宁却在领先的情况下遭到了对手的逆转。
丁宁的失利给担任第一单打的刘诗雯带来了巨大的压力,在第二盘对阵王越古的比赛中,刘诗雯紧张到动作变形,最终不敌王越古。
尽管郭焱在第三盘帮助中国队扳回一分,但是在此出场的刘诗雯,面对势头正劲的冯天薇,最终还是败下阵来!
就此,中国队1-3不敌新加坡队无缘卫冕,而一人丢掉2分的刘诗雯成为丢冠的最大罪人。
经此一战,给刘诗雯带来了巨大的心理阴影,时至今日,在世乒赛这样的团体大赛中,一旦再遇见新加坡队,刘诗雯依然避开,再也不敢和新加坡队交手。
而施之皓打造核心刘诗雯的计划也就此破灭。
本来有望能获得伦敦奥运会参赛机会的刘诗雯,因为在莫斯科后又多次在团体赛中输球,最终并没有获得伦敦奥运会的参赛机会,仅仅拿到了P卡。
在里约奥运周期,刘诗雯又因为在2015年赛季,连续两次不敌冯天薇,最终无缘里约奥运会的单打资格。
看着这位自己最看好的能够成为中国女乒新的领军人物的刘诗雯,如今连一次奥运会的单打参赛资格都没有获得,施之皓也是感到万分内疚。
施之皓在退休之后,谈到自己的执教生涯时,坦言自己的执教生涯没有什么遗憾,如果说唯一的遗憾,那就是太对不起刘诗雯了。
事实也确实如此,如果施之皓不是操之过急,对刘诗雯拔苗助长,刘诗雯完全可以不用经历莫斯科世乒赛那样巨大的打击。
但是,施之皓对不起的又何止是刘诗雯呢?本有望成为中国女乒新的领军人物的郭跃,更是经过莫斯科的打击,从此一蹶不振,最终在26岁的时候惨遭国家队开除!
他是中国女乒前任主教练,他在任期间,带领中国女乒在北京奥运会包揽了女单前三和团体冠军,在伦敦奥运会包揽了冠亚军和团体冠军。
他就是中国女乒前主教练施之皓。可以说,施之皓在担任女乒主教练期间,完成了中国女乒的新老交替,在王楠张怡宁相继退役之后,顺利培养出李晓霞丁宁等领军人物。
如果说施之皓在任期间,有什么遗憾的话,那就是一定是2010年的莫斯科世乒赛了。
而施之皓在退休之后,一次访谈中,施之皓表示,对于女乒,他问心无愧,如果说有什么遗憾的话,那就是感觉自己太对不起刘诗雯了。
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呢?作为一名主教练,为什么要说自己对不起运动员呢?施之皓和刘诗雯之间到底发生了什么呢?
原来,在王楠张怡宁相继退役之后,中国女乒一时间群龙无首,没有了领军人物。
在这种情况下,尽管施之皓一再强调,要弱化领军人物的作用,打造强大的团体,也就是施之皓提出的“无核论”,认为中国女乒不需要核心领军人物,而是需要一个强大的团体。
但事实上,施之皓比任何人都更加期盼能够早一点培养出能够并肩王楠张怡宁似的核心领军人物。
但是,曾经一度被视为王楠张怡宁后的领军人物郭跃,并不被施之皓看好,施之皓认为郭跃没有文化,有着严重的骄娇二气,起不到领军人物的作用。
就在这个时候,年仅18岁的刘诗雯闯入了施之皓的视线。
在2009年的世界杯中,刘诗雯凭借东道主优势,拿到了一个外卡的参赛资格,但是18岁的刘诗雯却先后击败了李晓霞和郭跃,获得了世界杯单打冠军。
这个冠军来得恰到好处,此时的施之皓认为,刘诗雯就是自己要寻找的下一个领军核心。
但是想要成为中国女乒的核心,必须要经过大赛的检验。
很快机会就来了。
2010年莫斯科世乒赛很快来了,在这届世乒赛中,施之皓一心要把刘诗雯扶持成中国女乒的核心。
当时队内大赛经验最丰富的郭跃和李晓霞仅仅在小组赛中出场一次,其余的比赛,两人只能无奈做壁上观。
而刘诗雯则是被施之皓委以重任,几乎场场不落担任第一单打的重任。
然而,在和新加坡队的决赛中,担任第一单打的刘诗雯却先后不敌王越古和冯天薇,一人丢掉两分,再加上丁宁不敌冯天薇,中国队最终1-3不敌新加坡队,无缘卫冕世乒赛。
正是这次比赛的失利,对刘诗雯造成了很大的心理阴影,在此后的亚运会团体赛中,刘诗雯不敌韩国的石贺净,在亚锦赛团体赛中刘诗雯不敌新加坡的于梦雨。
连续的外战失利,使得本来有望获得伦敦奥运会参赛资格的刘诗雯,最终和奥运会擦肩而过。
此后多次世乒赛,只要是和新加坡队的比赛,作为中国女乒的前三号绝对主力选手刘诗雯,无一例外都选择了避开,从此再也没有在和新加坡队的比赛中出过场。
甚至到了2018年的团体世乒赛,已经成为奥运冠军的刘诗雯,在和新加坡队的比赛中依然再次避开,中国队派出的是小将王曼昱。
或许是看到刘诗雯落下如此严重的心理阴影,施之皓才坦言,正是自己对刘诗雯的拔苗助长,造成了刘诗雯迟迟不能获得奥运会的单打资格,所以感觉非常对不起刘诗雯。
但是,事实上,施之皓最对不起的并不是刘诗雯,而是另外一名运动员,她就是郭跃。
正是因为在莫斯科世乒赛遭到施之皓的弃用,此后的郭跃一蹶不振,状态持续下滑,在比赛中越来越没有自信,最终,在26岁那一年,惨遭国家队开除。
你觉得,施之皓最对不起的是谁呢?是刘诗雯还是郭跃呢?
对乒乓球感兴趣的国人一定不会对施之皓这个名字感到陌生,他是继蔡振华之后执教国乓的主帅,从1997年担任国家乓队教练员到伦敦奥运会之后光荣卸任,可以说,在他的执教生涯中,见证了国乓发展的数个关键节点。
那么,如今63岁的施之皓现状如何,卸任国乓主教练的职务后,他又做了哪些事呢?
中国乒乓球向来在竞技 体育 项目中傲视群雄,施之皓能够执教国乓8年,可以说绝非是泛泛之辈。
回顾他在国家队八年的执教生涯,可以说是战绩斐然。
从人才培养上来看,无论是王楠、张怡宁、郭焱、李晓霞等一众老将,亦或是刘诗雯丁宁这样的新生力量,几乎都离不开施之皓的指引与教导。
从比赛荣誉上来看,从2000年的悉尼奥运会,2004年的雅典奥运会再到2008年的北京奥运会和2012年的伦敦奥运会上,国乓斩获乒乓球领域多项荣誉,都离不开施之皓的统筹与安排。
而对于施之皓本人而言,8年执教生涯对他而言最重要的意义则是他带领国乓队完美进行了一场过渡。
施之皓执教国乓之后的施教风格主要可以概括为八个字,即“突出集体,弱化个人”。
这八个字从字面上来看很好理解,就是强调集体的力量,而不要过分突出极个别人的领导作用,然而,道理虽然容易理解,但是实施起来却也并非是易事。
从一代大魔王王楠,再到后来的张怡宁等,几乎都是以一种“舍我其谁”的姿态在乒乓球坛上厮杀的,然而她们在为中国乒乓球运动带来了诸多荣誉的同时,也让主教练施之皓有了更多的担忧。
因为一旦这些队内“灵魂”人物退役,很有可能就会引起国乓队内部人才的断层,这一点男队主教练刘国梁也深以为然。
因而,在施之皓执教女乓队后期,一直致力于培养更多新生代的乒乓选手。
也正因如此,才迎来了他执教生涯的一个败笔。
2010年的世乒赛上,施之皓出人意料地将主力队员郭跃和李晓霞安排为替补,选择了年仅19岁的刘诗雯上场对战。
就在众多球迷以为这是施之皓又一杀手锏时,比赛的结果令所有人大吃一惊,国乓队丢掉了保留了17年之久的考比伦杯。
一时之间,国内哗然,尤其是关于施之皓与郭跃的不和传闻也迅速在网络以及媒体上发酵,国乓队从教练到队员的情绪都陷入了低迷之中。
那么,在这场舆论之中,大家所关心的施之皓与郭跃之间的不和究竟是否属实,其中又有什么不为人知的原因呢?
事实上,施之皓对郭跃的不满早有迹象,但是这种不满也并非出自个人喜恶。
在王楠因年龄原因选择退役,张怡宁“独孤求败”无门之后,一直颇有天分的郭跃理所当然被众多人寄予了厚望,她一度也被认为是张怡宁之后女乓队的主力战将。
然而,在主教练施之皓眼中却并非如此,施之皓并不鼓励“个人英雄主义”,更强调的是集体力量和团队凝聚力,而郭跃本身性格桀骜,又因年少成名,颇有天分,一直在队内独来独往,这一点恰恰犯了施之皓的忌讳。
不过,一直到莫斯科世乓赛之前,施之皓与郭跃不和的传闻也只是在少数人口中流传,直到考比伦杯的丢失,郭跃李晓霞两位主力队员的“被雪藏”,这“师徒”二人的不和才开始显露于人前。
莫斯科世乓赛失利之后,由于网络上舆论的发酵,有关媒体曾多次就郭跃和李晓霞的问题向国乓队教练组提出疑问。
毕竟在如此重大的一场赛事上,摈弃此前成绩一直稳定的老将而选择新人上场是需要一定理由支撑的,这背后究竟是教练的个人喜恶亦或是从大局出发,球迷和国人都需要一个解释。
然而,自始至终,媒体都未能得到一个准确的答案,只是后来国乓队流传出了世乓赛期间,郭跃旧伤复发的说法,不过,这个说法也并未得到球迷的认可。
2011年,郭跃以2比4的比分输掉了比赛,止步于八强之外,这也成为了当时的一大冷门,毕竟,从郭跃过往赛绩上来看,此次失利绝对算得上是非常严重的比赛事故了。
简单一句话,又让外界对他们二人不和的传闻充满了猜测。
直到伦敦奥运会之后,施之皓卸任国乓队主教练一职,他也始终未曾公开回应过与郭跃不和的传闻究竟是否属实。
尽管国乓队内部一直有不允许队员内部恋爱的规定,然而施之皓的两段感情,却都与自己的乒乓球事业有关。
施之皓的第一任妻子 曹燕华 与他是同时期的乒乓球选手,甚至曹艳华还是当时女乓队中的种子选手,然而,在她与施之皓相恋之后,为了维系这段感情,曹燕华最终选择放弃了乒乓球事业,在她最好的年纪退役离开乒乓球队。
随后,二人结婚,婚后四个月,两人便一起去了日本,一年之后,又一起前往德国,直到1995年二人才一同回到上海。
回国后,施之皓在上海乒乓球队任教,后来因为应邀参与一场比赛的乒乓球解说,凭借其独特的发言惊艳了众人,随即被中国乒乓球队的副总教练蔡振华看到,继而邀请他前往北京担任了当时中国乒乓球青年队的教练。
1999年,施之皓晋升为中国女乓队的主教练。
然而,事业上的腾飞却未能让他的家庭更加和谐,相反,因为一心扑在工作上,施之皓与妻子曹燕华的感情逐渐变淡,以至于到最后两人只能离婚收场。
离婚之后的施之皓将全部身心都放在了自己的乒乓球事业上,他自称在很长一段时间里都未曾考虑过自己的感情问题。
然而,就在2010年12月24日,施之皓与小自己22岁的“弟子”李楠领了结婚证,二人也正式公开关系,结为夫妻。
毫无疑问,这段相差22岁的恋情曝光之后也引起了不少争议,抛开二人的年龄差不谈,两人曾经作为名义上“师徒”的关系也让许多人接受无能,甚至因此对施之皓产生了诸多质疑。
然而,面对这些指责,无论是施之皓还是李楠,他们的态度都显得格外平静,李楠在接受采访时,也毫不避讳地说,在两人决定在一起之前,就已经考虑到了可能会出现的情况,因此这些流言蜚语的内容他们早已经想到了。
婚后两人很快有了一个女儿,对于自己的妻子,施之皓也十分感激,甚至在他看来,李楠是为了自己才放弃了乒乓球。
2012年伦敦奥运会上,国乓队又在乒乓球项目上斩获多枚金牌,这也让施之皓的教练履历上多了漂亮的一行。
这一年,施之皓53岁。
就在之后的女乓队主教练竞聘过程中,施之皓选择了退出, 他说:“我相信后面年轻的教练员能承担起这份责任,此次不参加竞聘对于中国乒乓球的可持续发展、延续辉煌会有更大的好处。”
在他之后,孔令辉接过了他的重担,薪火相传,不谓如此。
2018年,上海 体育 学院中国乒乓球学院巴布亚新几内亚训练中心正式成立。
在这里,大众再一次看到了施之皓,他和张怡宁现身当场,亲自前来指导,当天参与其中的巴新国家队队员和乒乓球爱好者共计有30余人。
彼时的施之皓已经59岁,但是精神状态却十分年轻,他在众多乒乓球爱好者之中十分游刃有余,享受其中。
至今,他仍然担任着上海 体育 学院副院长以及中国乒乓球学院院长的职务。
从国家队退役之后,施之皓并没有向外界所想的一样正式步入了退休生活,相反,此前他一直从事的是竞技 体育 的现场工作,而卸任国乓队主教练的职务后,他担任了上海 体育 学院的副院长,开始重新进行管理方面的工作,这对施之皓而言,也是一大挑战。
不过,离开了国家队之后,关于他的消息也很少出现在新闻上,他的每次亮相几乎都是在学校的各种会议工作上,又或者是一些重大的 体育 赛事上。
2013年5月15日,在巴黎举办的国际乒联全体代表大会上,施之皓以绝对优势不负众望地高票当选国际乒联副主席,这无论是对他本人又或是对中国乒乓球而言,都是一个非常大的荣耀。
2018年,上海 体育 学院积极响应了国际乓联的号召,正式成立了中国乒乓球学院巴布亚新几内亚训练中心,施之皓作为国际乓联的副主席兼上海 体育 学院的副院长,也参与此次训练中心的成立仪式。
当天,施之皓与弟子张怡宁同坐一排,和来自巴新的诸多乒乓球爱好者一起探讨着中国乒乓球的发展。
除了主持学院内的日常工作外,施之皓将更多的注意力放在了培养新生代乒乓人才以及乒乓领域的技术革新上。
2020年11月6日,施之皓亮相进博会现场,并在现场向观众隆重推出了另一位特殊的“乒乓球教练”—“庞教练”。
实际上,这是一款融合了5G与AI技术的乒乓球训练机器人,功能强大且智能程度高,施之皓还亲自下场演示了庞教练喂球的强大功能。
他讲解道:“乒乓球有5大击球要素,速度、力度、落点,旋转、弧线。我们这位庞勃特机器人,我叫他庞教练,它都能做到。我们已经有一台这样的机器人用到国家队的训练里了。”
2021年4月,上海市委组织部、市教卫工作党委来校宣布了上海 体育 学院学校领导班子调整的一系列决定,其中施之皓同志不再担任副院长一职,晋升为院长。
与此同时,网络上还流传出了一张施之皓的近照,照片上62岁的他头发已经花白,精神面貌较以往也有了明显的变化,可以看出明显的老态,但是唯一不变的正是他身上那份从始至终对乒乓球事业的热爱。
2021年6月10日,教育部官网发布了《教育部关于公布课程思政示范项目名单的通知》,其中由施之皓参与编写的《国乓荣耀》被选入示范课程。
《国乓荣耀》作为施之皓和诸位老师一起倾尽心力编写的课本,他将自己执教国乓队期间的心路历程总结成经验编撰成册,以期更多的年轻人能够从中有所感悟。
2021年6月20日,中国乒乓球学院在训练馆五楼隆重举行2021年毕业典礼,施之皓作为中乓院院长莅临此次会议。
在致辞环节,他先对所有毕业生表示了充满期许的祝福和期待,随即也向他们提出了三点要求:首先是驻足理想、莫要彷徨,有志者立长志,其次是志洁行芳、胸怀坦荡,要心怀感恩,保持积极的态度,最后则是严以律己、诚实守信。
在此番致辞中,我们不难发现,62岁的施之皓依然对中国乒乓球领域的年轻人充满希望和期许。
2021年12月25日,新疆喀什地区第一届青少年“泽普杯”乒乓球邀请赛在泽普县第二小学国球训练中心开幕,开幕式仪式分为了泽普主会场和上海分会场。
施之皓作为中乓院院长以及前国乓队主教练的身份参与了线上开幕仪式,并发表致辞,他说:“中乒院将立足于喀什地区青少年身心 健康 和全面发展,在乒乓球人才培养交流、国球文化传播和沪喀青少年校园乒乓球联盟中发挥应有的作用。”
2022年3月初,面对来势汹汹的新冠疫情,中乓院也及时作出了学院闭环管理的决策。
2022年4月6日下午,中国乒乓球学院在企业微信平台线上召开了疫情防控专题全体教职工大会。
院长施之皓出席了此次会议并发表了重要讲话,他说,在疫情严峻的形势下, 体育 事业要在疫情安全防控的前提下安全稳定地发展。
除此之外,施之皓在会上还强调了当前疫情防控仍然是学校和学院工作的重中之重,全体教职员工要深刻认识当前疫情防控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形成思想上的共识,及时掌握学生思想、心理、情绪动态,落实好各项疫情防控措施。
与此同时,施之皓对教职工居家办公、线上教学提出了不少要求,尤其是对于参加社区抗疫一线志愿服务的老师给予了更多的关心。
他始终强调在抗疫的同时一定要做好学院毕业班学生的人文关怀、毕业审核、就业指导工作,多方协同推进毕业班学生就业工作。
为了保证闭校期间的学生身心 健康 ,学院及校领导还组织安排了丰富的校内活动,希望以此来丰富学生们的校园生活,提高大家共同抗疫的信心。
2022年4月27日中国乒乓球学院于下午3点,以线上视频直播的形式举行了学生花式乒乓球比赛拍柄颠球总决赛,施之皓应邀参加了线上审评。
参与比赛的多位学生在看到院长施之皓出现在电脑屏幕的另一端时,都表现得非常激动,比赛开始之前,施之皓也在屏幕的另一端给所有学生鼓舞打气。
如今的施之皓脱去了女乓主帅的光环,更像是一位普通的老师,他关心学生们的一切,从学习到生活,都是如此。
上海 体育 学院官网《施之皓同志任职前公示》
《乒乓世界[微博]》2013年第九期封面
上海 体育 学院官网《5G+AI赋能智慧 体育 施之皓推荐“庞教练”》
当然跟施之皓的铁哥们蔡振华有直接而密切的关系啦。
施之皓是2005年担任国家女队主教练的,当时蔡振华已经是 体育 总局局长助理,是重点培养对象,升任副局长指日可待。对蔡振华来说,让施之皓担任女队主教练可以说是一箭双雕的妙计:既给好哥们一个施展才华的机会,又趁机撵走了多年来与自己不和的原主教练陆元盛。
至于施之皓在2013年的下台,一般认为主要有2个原因:1是2010女团世锦赛的失利,2是打造双子星主教练的时机已经成熟,孔令辉经过3年的女队主管教练生涯,已经日渐成熟,具备了担任主教练的资历和能力。
但这里有个问题,莫斯科失利是在2010年,当时外界让施之皓下台的呼声很强烈,可为什么迟至3年后施之皓才下课呢?
要不说蔡振华和施之皓铁呢。据说2010年失利后,蔡振华给了施之皓3张牌,上面是上中下3个选择,抽到哪个算哪个。
第一张牌上写的是“辞职离队”,第二张是“让贤留用”,第三张是“继续挂帅”。
结果当然大家都知道了,施之皓继续挂帅,又干了3年。至于是抽的还是别的什么,大家都懂的,咱就不说破了。
所以, 施之皓下课的真正原因是给孔令辉腾地儿,跟莫斯科失利没有什么关系。
蔡振华给施之皓下课后的安排也很够意思,到上海担任中国乒乓球学院院长,后来又当上了国际乒联副主席,可以说是顺风顺水。
蔡振华为什么这么帮施之皓?那是因为在蔡振华最困难的时候,施之皓曾经全力帮了蔡振华。这故事太长,这里就不展开了,有机会再说吧。
中国乒乓球队内部人员的具体情况,除去当事人和少数核心人员,外人绝对说不清。传到外人耳中的信息,不知倒腾了几手,失真度不知翻了几番。老话说的好,即使是你亲眼见的,也未必是事情的本来面貌,更何况那些传来传去的所谓“真象”。中国乒乓球队给中国人民带来了民族的骄傲和荣誉。从中国乒乓球的队训“你不要这一分,祖国还要这一分”可以看出,这个团队时刻把祖国荣誉放在每个运动员的心上。多年来他(她)们拼搏不息,攀登不止,经历了由弱到强、持久昌盛的发展历程,每次大赛结束,全国人民都在分享着他(她)们的胜利喜讯。这些已经足够了,我们尊重许多热爱国家队的铁粉对乒乓球队关心和建议,但也希望那些传播无聊的八卦小道消息的人士,停下来,去做一点有益的事情。
施之皓当上国乒女队主教练是在2005年,当时乒乓球羽毛球运动管理中心主任蔡振华对国乒教练进行改革,从以前的委派制度改成竞聘制度。
在那次的竞聘环节中,女队原来的主教练陆元盛主动放弃了竞聘资格,结果女一队的主教练就变成了施之皓和乔红竞争的局面。虽然施之皓是“跨界”竞聘:来自上海的施之皓当时是王励勤的主管教练,但他实际上还是比乔红更有优势一些。
施之皓在1999年曾担任女队教练,是李菊和杨影的主管教练,直到2000年悉尼奥运会以后,施之皓被调到男一队当教练,担任王励勤的主管教练,同时负责王励勤与阎森的双打,所以他还是有相当的女队执教资历。而乔红最大的资本就是她曾经担任过王楠的教练,帮助她走出了2002年的釜山低谷,但她在国家队只对王楠进行一对一的训练,所以跟施之皓相比执教经验稍显不足。
所以,施之皓在46岁的时候正式出任中国乒乓球女队主教练,任期到2008年北京奥运会。
北京奥运会之后,国乒继续开展竞聘工作,当时一度盛传孔令辉会参加女一队的竞聘取代施之皓,但最后施之皓还是赢得了女队主教练的职位,一直带队到2012年的伦敦。伦敦奥运会之后施之皓才退下来,当时也还是奥运会之后的乒乓球队开始竞聘,施之皓跟他的前任陆元盛一样压根没有参加这次竞聘,竞聘女一队主教练的只有孔令辉。
在施之皓执教的这7年当中,“女子技术男性化”是他的一个显著成果,而取得的成绩也非常明显:连续两届奥运会实现女乒金牌包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