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女排队员梁艳简历(中国女排队员梁艳简历介绍)

2023-04-03 18:58:29 法律知识 yamadi

中国女排唯一5冠王梁艳:退役后下海经商赚上亿,女儿是清华博士

尤其是在1984年的洛杉矶奥运会上,这支在小组赛中表现并不出色的队伍,竟然以3:0的比分击败了拥有“重炮手”海曼的东道主美国队,荣登奥运冠军宝座, 让国人也让世界意识到,原来中国女排的实力已然到了如此不容小觑的地步。

体育 迷们将她们视作是英雄,当时没有卖海报的,球迷就将从中国 体育 报刊登的文章中的配图剪下来,贴在自家的墙上。

不过郎平和张蓉芳有缺憾,只参加了五连冠中的三场, 只有梁艳一人,是以队员身份全部参赛的运动员。

1986年底,梁艳宣布退役,中国女排也迎来了低谷期。

1961年,梁艳出生在四川成都。梁艳家里没人从事 体育 行业工作,也没有着重培养过梁艳这方面的能力,所以梁艳能加入冠军女排完全是因为阴差阳错的“命运”。

梁艳十三岁以前,一直在按部就班地上学,直到1975年,家人将她送进了成都业余体校,这时也不是看出梁艳有什么排球上面的天赋,完全是因为她发育很好,个子高。

而她被选进排球队以后,她才第一次摸排球。梁艳身上的传奇色彩也因此显现出来, 因为她从第一次摸排球到进国家队,一共只用了四年的时间。

“很幸运,赶上了最好的时候。” 梁艳如此说道。不过能够在排球路上一直顺风顺水也是梁艳所没有想到的。

梁艳因为身高被排球队选中,但是进到队伍里面,这个优势就变得小了许多,177厘米的身高虽然也算出挑, 但 是其实在臂展上她并没有占据很大的优势,甚至还没有172厘米的郑美珠长。

没有什么得天独厚的优势,梁艳依靠的只能是不断的付出与努力。

虽然梁艳之前没有学习过排球的相关知识,但是还是很有天赋的,比如她战术球和预判打得很好;身高不太优秀,但是可以依靠弹跳来补足; 而且她的手型也很特别,可以很好地提高她拦网的成功率。

1979年,国家队选拔队员时,注意到了这个爱笑的四川姑娘,想将她选入国家队。听到这个消息时,梁艳的第一反应不是开心或是荣幸,而是害怕。

“因为国家队主教练袁伟民很厉害是排球圈里出了名的,加上我练球没几年,基本功不扎实,技术也很差,我很害怕和那么优秀的运动员一起训练,跟她们一比,袁指导肯定得给我恶补,那我就再也没有好日子过了。” 梁艳说。

就这样心惊胆战地过了一段时间,就在梁艳以为自己“侥幸”躲了过去,一切都风平浪静的时候,国家队的调令下来了。

这种情况,梁艳想躲也没有办法了,只能硬着头皮到国家队报到。

梁艳来到国家队以后交的第一个朋友就是她未来的“战友”张蓉芳。 张蓉芳比梁艳大了一点,教练还交代张蓉芳好好带带她。

梁艳本人是一个十分爱笑的姑娘,但是有些慢热,刚进队的时候谁都不认识,所以做什么都拘禁;加上是队内最小的队员,排球技术也没有队友们熟练, 所以信心一直不足,也没有勇气去跟姐姐们交朋友。

队员们也都忙着训练,没有人注意到梁艳的小情绪,这让梁艳觉得很孤独, 甚至一度冒出了“让贤”的念头。

为此,她还特意找到了教练邓若,让邓若找一个更适合的人来。

邓若知道她的心思,没有批评也没有鼓励,而是对她说: “你想走也行,除非能找个比你更合适的副攻来。”

梁艳没走掉,也多亏她没有方琴,很快便调整好了自己的状态,重新坚持了下来,慢热的问题时间久了熟悉就好了,技术的问题只要练就行了。

国家队卧虎藏龙,每个人都有天赋、够努力,梁艳长时间的生活在这样的环境中,自己也受到了很大的影响。

让梁艳觉得更加钦佩的是袁指导的锻炼方法,当初她还在迷茫不知所措的时候,袁指导并没有多加干预,而是让梁艳自己去看、自己去听, 等她自己反应过来自己应该做什么的时候,再及时的拉她一把。

梁艳被周围的气氛所感染也开始埋头苦练,袁指导对她的要求就变得更严格。袁指导经常“吓唬”她说: “梁艳我就想找你的茬儿,你别让我抓到。”

一句话吓得梁艳魂都要飞走了,只能拿出百分之二百的精力应付。

比如她的是有张蓉芳。张蓉芳的身高只有174厘米 ,没有梁艳高,但是却打得比梁艳好。

梁艳跟她接触的时间最多,发现她打排球的时候,不仅仅是靠身体上的反应,还要靠“脑”。梁艳醍醐灌顶,原来别人进步都比自己快,是因为人家从来都没有依靠体力打球,就算在吃饭的时候人家都在盘算怎样才能通过技巧弥补身体上的不足, 梁艳只知道光苦练不动脑。

自那以后,梁艳也开始苦心钻研,全身心地投入训练。

当时队内盛传,说女排队里有个不成文的“规矩”,那就是袁指导最看重谁, 便会盯着谁,而他盯着谁,谁的挨罚就会最多。

梁艳听到袁指导说要盯着自己的时候真是喜忧参半,喜的是自己终于得到了袁指导的赏识,忧的是恐怕以后的日子就不好过了。

不过虽然袁指导的话说得吓人,却很少在梁艳的身上应验,让梁艳白白担忧了很多年。

个中原因梁艳也是许多年以后才明白的: “袁导是很看重训练态度的教练,他总会把矛头对准在训练中出工不出力的人。”

而谈到为什么自己不会挨罚,梁艳笑得庆幸又狡黠:

因为体质的原因,梁艳躲过了袁指导的“加练”,这让梁艳一直觉得非常庆幸。但是她也并未因此疏忽了自己的训练,而是始终本着“多花百分之二十的精力在排球上”, 争取“让袁导眼前一亮。”

梁艳的付出也得到了应有的回报,1981年中国女排第一次在世界杯上夺冠时, 梁艳是队内年纪最小的,20岁便成了世界冠军,不得不称之为一种幸运。

当然,这种幸运是建立在足够充足的努力上的。

从梁艳第一次出席重大赛事开始,她那高高扎起的马尾和笑意盈盈的脸庞便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她站在女排的队伍一路过关斩将,又拿下了第9届世界女子排球锦标赛冠军的宝座。

那个时候女排的精神在全国范围内的影响都极大,人们对女排的希望很大, “不仅是全国人民看不得我们输球,我们自己也越来越接受不了输球。”梁艳说道。

可是越紧张越容易犯错,1983年亚锦赛上,中国女排失利了,输给的还是实力并非极其出众的日本队。

那场比赛对梁艳来说,就像是公开处刑一样。

梁艳是一个临场反应很强的选手,打球也从来不紧张,但是那次比赛却不知道出了什么原因,梁艳自己都慌了。

关键是她也不知道自己怎么了,她希望教练能够将自己换下去,让可以的人来,可是就算教练换了人, 队伍的状态和心理也已经发生了变化,任谁上来都很难发挥出原本的水平。

这场比赛输了,梁艳非常难过,也一直提心吊胆,担心教练会惩罚自己,也担心球迷会对自己失望,整天茶饭不思疯狂自闭。

但是她们的教练见过更多更大的风浪,并没有因为一次失利对她们多加苛责, 而是带着他们找出不足,为下一次赛事做准备。

这场比赛对梁艳的影响很大,很长一段时间都深陷在输球的梦魇中无法自拔,直到新的赛事临近,梁艳忙着训练没时间想东想西,才重新脱离这种情绪。

从某种角度来说,运动员也是“青春饭”,因为他们身上的伤病总是很多, 很多都是参赛几年后便不得不退役了。

三连冠之后,队内很多老队员都退役了,人员进进出出,对队伍的影响很大,大家默契程度不够,训练水平参差不齐,人心也浮动不安。

到第四次夺冠以后,“铁榔头”郎平也退役了。

这个时候梁艳也动摇了,毕竟在人生中最高光的时刻退役,是一件非常明智的事情,她也委婉地向领导提出了自己的想法,没想到领导却一直劝她留下。

“再打一次吧!争取‘五连冠’!”领导说的话让梁艳动心了,她本来就是队内老将中年纪最小的一个,也没到非退不可的地步,所以梁艳最终决定留下,打算全力以赴再得一个冠军。

“我这个当年全队年龄最小的队员,忽然之间就成了传承“老女排精神”的带头人之一。球队宣布我出任副队长的那天,我意识到自己长大了。” 梁艳说。

巨大的担子压在她的身上,她自己也满身的伤病,但是为了完成这个使命,她一直极尽所能地在做着。

队员青黄不接,队内整体实力有所下降,只是精神仍旧气盛。

1986年,中国女排击败强劲对手古巴,赢下第10届世界女子排球锦标赛的冠军, 中国女排实现“五连冠”,梁艳也全程参与了中国女排这一辉煌时刻。

那场决赛,对手是强大的古巴,也是梁艳在世界大赛的收山之作。

队员们退役以后便离开了鲜花和掌声,回归自己本来的生活, 很多人都选择了进入 体育 系统走行政路线,毕竟这条路安稳又熟悉。

但是梁艳不愿, “我是个粗线条的人,不想那么四平八稳,有时甚至有点感情用事,只想做自己喜欢的事。”

退伍以后,梁艳先是进入大学圆了自己的大学梦,毕业以后就到《新 体育 》杂志社工作。

工作了几年以后梁艳又觉得这样太单调没有挑战、收入不可观,竟然“下海”经商去了。她自己开办了一家 体育 文化的传媒公司,自己做老板。

梁艳人聪明有毅力,没用多久就将事业经营的风生水起, 如今,她已经有了上亿的身家。

梁艳退役之后,中国女排也开始进入低谷,梁艳便在公司专门开辟出了一个部门,用来经营排球的相关业务。

2004年8月,梁艳做客搜狐明星在线,谈了许多自己过去的比较有意思的经历, 她仍是一如既往地爱笑,岁月也未曾在她的脸上留下什么痕迹;

2014年8月,辽宁铁岭举行了“全国女排宿将队气排球比赛”,梁艳也受邀参加, 与曹慧英、陈亚琼、侯玉珠这些昔日队友“再聚首”,大家都显得尤为开心。

彼时已经53岁的梁艳还接受了媒体的采访,表示自己已经接受了忙碌的工作,将主要精力放在家庭: “我想多花一些时间陪陪家人,母亲身体不好,我这个阶段停下来全心照顾老人,多尽孝心。”

同时,梁艳还透露,她26岁的女儿已经考上了清华的博士,自己非常骄傲。 征战一生的英雄最后回归了家庭,也过上了安和平静的生活。

***:《揭52岁老女排梁艳:19年前创办公司,女儿在清华读博》

新浪 体育 :《女排五连冠唯一全勤女将梁艳:08女排,身体历届最佳》

***:《老女排五连冠唯一“全勤”队员梁艳“享受人生不同角色”(动人生)》

-完-

中国女排队员梁艳简历(中国女排队员梁艳简历介绍)

当年的梁艳有何过人之处,成为老女排唯一的五连冠获得者?

梁艳,1961年出生于四川成都,前中国女排队员 ,身高1.77米,场上司职副攻,从1981年到1986年的五年时间里,她帮助中国女排连续五次世界大赛获得冠军,是不折不扣的女排功勋队员,人送外号“笑面黑娃”。

梁艳1975年14岁时才进入成都市业余体校接触抛球,这对于一名职业运动员来说算是比较晚得了,1976年她进入成都排球队,1977年进入四川省排球队,1979年18岁时梁艳进入了国家队,这也奠定了她传奇排球生涯的开始。两年后的1981年女排世界杯,梁艳代表中国女排参加了第一次世界大赛,因年龄小是替补队员没能上场,可她还是很幸运地成为世界冠军获得了很大荣誉。接下来的1982年世锦赛、1984年奥运会、1985年世界杯和1986年世锦赛,梁艳都是作为主力副攻帮助中国女排获得冠军,由此她成为中国女排唯一获得五连冠的队员。

梁艳进入国家队两年就能代表国家队参加世界三大赛,说明她确实有自己的特点以及过人之处。梁艳刚进国家队时是小队员,周围的大姐姐都是世界级名将,榜样的力量促使她不能偷懒要刻苦训练,以便能跟上队伍的训练和比赛节奏,不能因为自己的原因为队伍拖后腿,梁艳作为副攻虽然个子不算高,但是她移动灵活拦网预判意识很好,移动拦网出色手型很好,一传到位时扣球速度快让对手来不及拦防,各种战术球也运用得很娴熟,她为中国女排的连续夺冠立下汗马功劳,是中国女排的不可多得的一名悍将。

五连冠时期的中国女排坚持三从一大的训练理念,由于当时队中还没有专职自由人这一角色,队中每个位置的队员都要练就一身很好的基本功,由于我们队员的身体素质不如欧美队员,我们只能依靠团队的力量和队友间的相互弥补和协调才能发挥出我们小块灵的技战术特色,这也是我们称霸世界的传家宝。梁艳拦是技术很全面的副攻,她能获得五连冠说明队伍很需要她这样的队员,当时也没有比她更合适的替代者,再说副攻需要有丰富的大赛经验,年龄大点有时反而是优点 ,副攻队员是场上职业寿命最长的位置之一。

1986年梁艳退役,之后她没有和大多数队友一样选择出国或从政,也没有从事与排球有关的事业,而是进入了校园补充知识,毕业后尝试过多重角色,当过编辑、下海经商自己当老板,每一行都干的很出色,女儿教育的也很优秀成了清华博士。如今梁艳年龄大了回归家庭享受生活了,祝福这位老女排队员安康幸福。

十八岁进国家队,碰到最强的一批老队员带她。加上她本人的刻苦努力,成为了一个技术全面,心理素质过硬的球员。

梁艳快球拦网出众,防守很好。当下的龚翔宇的拦网很像当年的梁艳。拦网不是高个就管用,得有预判,得有灵活的身体配合移动,还要有坚挺的手臂,梁艳、颜妮、小宇、朱婷、张常宁都能做到,所以拦网好。有的高个副攻V型臂,有的沟沟臂且软丢丢,空有身高。

梁*的快抹,记忆深刻...

梁艳是四川女排的队员,从进四川队到国家队所用时间并不长,而且那段时间正是中国女排崛起的峥嵘岁月,队伍整齐,球员实力出众,在那几年的赛事里,成绩一直比较稳定 。在这样的外部环境里,加上她打球的责任心,在队伍里发挥的作用, 以及年龄上属小字辈 ,无疑在那个运动周期里,是属可延长的佼佼者 。梁艳在那时除年龄优势外,它的基本功确是比较扎实的,排球的崛起,与那时前期的训练方针有关,三从一大的贯彻,使运动员在成长过程中受益 ,梁艳也不例外。有一次, 梁艳的训练,我正在场边。练习背飞时,那时的梁艳胆小,跳起扣球放不开,怕打到前排队员的脑壳,教练指导了几次,有点不耐烦了,小小的梁艳听着教练的吼声,表情沉静,仍专注训练,正是这样的心理素质 ,和有着为三大球翻身的执着理念和使命,梁艳和女排一大批队员,在茁壮成长的道路上熠熠生辉,并取得骄人的战绩 ,为祖国赢得了荣誉 ,杨艳也就成了五连冠故事里当今人们的美谈 。

拦网

运气好

基本功扎实,拦网出众,眼快、手快、脚下快,号称奇才,十四岁才接触排球,十九岁进入国家队,五连冠队员,仅1.77的身高,打的确是副攻,而且拦网厉害。

梁艳:中国女排5连冠的功臣,丈夫是姚明的兄弟,如今是首席富姐

1990年的12月31日,北京301医院的一楼大厅里走出来一位高个子姑娘。

这位姑娘穿着天蓝色的中长滑雪服,帽子上还有着一圈白色兔毛边儿,看上去就是一位气质非凡的姑娘。

忽然,一个男人和这位姑娘擦肩而过,男人只抬头看了一下,脱口而出就是惊讶:

这时候,姑娘脱下帽子打了个招呼,果然是女排的巨星梁艳,而这样的场景,梁艳已经不知道遇到过多少次了……

不怪男人惊讶,面对这样的一位排坛巨星,是谁邂逅,都会有一种意外的满足感。

1986年,第10届世界女排锦标赛结束,中国女排继续夺冠,完成了豪华的5连冠伟业,回到国内,梁艳第一时间就打了退役报告。

梁艳太累了。

作为参与过中国女排5连冠伟业的成员,都是5连冠的功臣,而梁艳的功劳却和这又不一样:

因为梁艳是唯一一个全程参加了5连冠全部战役的主力队员。

也难怪,梁艳的确太累了,且不说决赛打了多少,就是平时的比赛,梁艳也没有个偷懒的,能参加就绝对会参加,这也导致了梁艳的腰伤彻底成为了不可逆的存在。

因此,大家觉得遗憾,但更多的是希望梁艳可以得到好的休息,因为面对梁艳的退役,大家的理解是多于惋惜的。

梁艳退役后,带着巨大的光环出现在大家的面前,如往常退役的球员一样,梁艳的家乡也给她发来了邀请函,邀请她去读书学习。

但,梁艳拒绝了。

原以为梁艳会和张蓉芳一样,先回到家乡读书,然后走上仕途,但是梁艳却并没有这样做,而是接受了中国人民大学新闻系摄影专业的入学通知书。

奇怪,也不奇怪。

因为,这是梁艳能做出来的事情。

在大家的记忆里, 郎平的“铁榔头”,周晓兰的“天安门城墙”,梁艳的“微笑” ……,梁艳是个与众不同的姑娘,所以当梁艳放弃仕途,去学了一个摄影专业的时候,大家也是理解的。

进入大学,梁艳捧起的第一本书就是古代汉语,这本书的枯燥,以及一坐就是数小时的生活,使得梁艳刚开始也是极为不适应的。

不过,梁艳从小在知识分子的家庭里长大,“基因”很快就觉醒了,所以梁艳又开始感觉到了学习的快乐,甚至将摄影技术完全拿捏在自己的手里,用老师的话讲,梁艳是个天生学习摄影的。

退役后的校园生活,梁艳可太喜欢了。

1989年,梁艳从中国人民大学毕业了。

其实说句实话,就算不凭借着梁艳是5连冠功臣和世界冠军的头衔,而是凭着人民大学这样一张国内著名学府毕业生的王牌,梁艳也能找到一份好工作,可以轻松敲开中央级别的任何一家新闻单位的门。

但是,梁艳不肯这么做。

毕业后,梁艳给了自己3天的思考时间,3天一到,梁艳带着满腔真诚去到了 体育 路8号,在这个地方,有一个只有88名职工的单位:

前去报到的第一天,梁艳站在大门口准备进去,门口的警卫大爷非要拦住梁艳,让她必须填写个会客单才能进去,反正没有工作证是说什么也不能进去。

梁艳倒是不生气,也没有觉得警卫大爷居然不认识自己的“明星感”,而是恭恭敬敬地在警卫大爷的指示下,填写好了会客单,然后才走进去了单位。

走进去一看,环境实在与梁艳所想的相差不少,实在让人难以恭维。

好歹也是创刊41年的《新 体育 》杂志,但是放眼望去, 首先是一隔两半的总编室,里里外外放着11张办公桌,好不容易有个宽敞的位置,还被一张乒乓球桌子给占了去。

梁艳虽然不嫌弃,但是到底心里犯了一下咯噔,接着又往里面走了走,左手放着一台电视机,看上去是编辑部用的东西,右手边是一台冰箱, 估计是给人们放饭用的,毕竟大家也没有时间出去吃饭。

面对这种艰苦的环境,梁艳倒是笑呵呵的,很快就接受了,开始正式投入到工作中。

几个月后,秋天到了,《新 体育 》杂志又开始举办“世界十佳”评选活动,这时候的梁艳正在家里打扫卫生呢,工作落定了,总要有个住的地方。

正在扫地的时候,梁艳接到了电话,需要她和副总编何慧娴一起飞深圳一趟,去了解一下赞助商公司,帮助处理一些事务,梁艳也很麻利,立马简单收拾出门,定下了机票。

1990年,杂志社召开了工作总结大会,在会议上,总编郝克强对梁艳极力夸赞,他没有想到这位大明星转到普通工作中,居然也能做的这么出色。

这时候的梁艳,还正在处理亚运会的工作呢,完全不知晓此事,后来同事把这个消息传达给梁艳,这个爱笑的活泼姑娘居然少见的害羞起来:

梁艳太谦虚了,这夸赞她绝对受得起,在杂志社里,谁都知道梁艳是大明星,是响当当的中国女排5连冠的功臣,但是梁艳却从来不拿这些头衔压人,甚至是拿出来说话,就像一个普通人一样。

例如,今天杂志社要搬什么东西,梁艳第一个去,和大家搬桌子擦凳子,面对体力活一点儿不娇气。

越是不摆谱,大家越觉得梁艳是个 “明星”。

当然,梁艳的确是明星!

梁艳的工作做得好,恋爱也令人羡慕。

退役不久后,在1987年,梁艳和相恋多年的爱人牛艺结为了夫妻,许多人对这段恋爱也很祝福,但是也有许多人不解。

大家不明白的是,牛艺一来没有梁艳出名,二来还没有梁艳个子高,甚至还有点普普通通,那梁艳到底是怎么看上牛艺的呢?

要真是这样想,那可就狭隘了。

牛艺虽然没有梁艳出名,可也不是个普通人啊,父亲在中国军乐团工作,因此牛艺从小就受父亲的熏陶,还没10岁就展现出了惊人的音乐天赋,一首曲子在牛艺这里,不用几分钟就能理解个差不多。

后来,牛艺考进了空政文工团,当起了一名吹奏乐演员,还和姚明成为了好兄弟,好同事。

姚明,相信大家都知道吧,这位中国最著名的作曲家之一,代表作可是数不胜数,什么《前门情思大碗茶》、《故乡是北京》、《唱脸谱》……,都是脍炙人口的歌曲。

当然,对于好兄弟姚明来说,牛艺就显得有些“不务正业”了,除了吹奏乐之外,牛艺将更多的精力放在了 体育 的身上,因此,牛艺总是被姚明取笑是个“超级 体育 迷”,迷得要耽误演奏家前程啦。

面对这玩笑,牛艺总是不放在心上。

俗话说得好,塞翁失马,焉知非福!

虽然牛艺没有在演奏这条道路上走出什么著名成绩,但是却因为热爱 体育 碰到了自己的良缘,也因此结识了梁艳这个排坛巨星。

球迷和球星的恋爱,谁能不说一句羡慕呢?

刚开始谈恋爱的时候,梁艳对牛艺并不崇拜,更多的是对牛艺的性格感兴趣,但是在相处的过程中,梁艳渐渐发现,牛艺绝不只是单纯的球迷,甚至可以说是排球专家。

牛艺对国际排坛形势太了解了,对梁艳的打法特点和技战术也很是了解,对此,梁艳常常惊讶不已,牛艺完全可以当排球顾问了。

慢慢的,牛艺丰富的知识和幽默的性格,使得梁艳开始对牛艺产生了崇拜,聊天也越来越投机,谈话的领域也从 体育 走向了两人,爱情也慢慢的走向了婚姻。

只不过,人们的偏见终究是存在的。

如果是江嘉良那样的乒坛王子和吴玉芳那样的著名演员, 他们结合,大家会觉得天作之合,会送上祝福。

但是梁艳这样的排坛巨星和牛艺一个不知名的演奏演员结合,大家总觉得有些不般配,会觉得很奇怪。

但是,恋爱又不是观众和梁艳以及牛艺谈,他们两个人幸福快乐,观众又能多说什么呢?

1988年,两人爱情的结晶出世啦。

孩子出生后,牛艺为孩子取名为牛悦,小名小悦悦,意思就是微笑快乐的意思,不过牛悦这个名字听上去实在奇怪,牛悦思来想去,算了,孩子跟母亲姓好了,叫梁悦。

对此,是不是又会有人表示看法?说什么孩子只能跟父亲姓,不能跟母亲姓, 但是牛悦可没有这么封建迷信,跟谁信都是一样的,都是他们的孩子。

在夫妻两人的照顾下,孩子茁壮成长,良好的家教使得小悦悦很是懂事,家里来客人了,小悦悦会搬凳子让客人坐,而且小悦悦的音乐天分继承了父亲的基因,也是很高的,经常会给大家表演,大家都被小悦悦逗得哈哈大笑。

如此幸福的家庭,有谁不羡慕呢?

1990年12月底,梁艳忽然收到了四川运动技术学院王德芬教练的一封信。

王德芬教练是梁艳的恩师,同样还教出了张蓉芳、巫丹等著名女排国手,因此收到恩师的信,梁艳不敢怠慢,赶快打开看看老师有什么事情。

原来,老师是想让梁艳去301医院看望一位身患癌症的人,这个人不是别人,正是四川省委宣传部部长许川,梁艳也是认识的,虽然梁艳和这位部长的交往并不是很多,但是梁艳也很难忘。

接着,梁艳给张蓉芳打去电话,不过张蓉芳这时候正在率队准备世界游泳锦标赛,实在没办法陪着梁艳一起去看望许川,接着梁艳又给巫丹打去电话,但是巫丹正在冬训,联系不上。

无奈,梁艳只好独自去了,这不出现了开头的一幕。

和粉丝打了招呼,梁艳走到病房去看望许川,躺在床上的许川很是激动,高兴地说道:

梁艳有些不好意思地笑了笑,说道:

许川躺在病床上点了点头,高兴的泪水也夺眶而出。

聊天中,许川也很关心梁艳退役后的生活工作,梁艳又露出她那标准的微笑,表达着一切都好……

很快,时间来到1991年,第25届奥运会也就是巴塞罗那奥运会,拉开准备工作的帷幕。

为了举办这次盛会,西班牙政府开始在城市建设上做了大量的准备工作,并且打算有目的性地抓一些 体育 项目来进行训练督促。

这不,西班牙女子排球队被选中了。

在当时,西班牙女子排球队的水平并不高,为了提升自己国家的女排实力,西班牙政府向中国排协申请援助。

而梁艳,这位唯一一位中国女排5连冠的成员便被邀请到西班牙教学指导,中国排协也很快为梁艳办好了转会手续。

体育 无国界,梁艳也很乐意,能将中国排球的精神宣传出去,她甘之如饴。

只可惜,这年发生了海湾战事,战事带来的影响使得梁艳暂时放弃前往西班牙的想法, 不然的话,梁艳或许早就是西班牙的第一位外籍球员了。

机会总是留给有准备的人!

1995年,当时下海经商很是流行,而梁艳也对下海产生了极大的兴趣,于是在这样的浪潮下,梁艳办起了一家 体育 文化传媒公司,当起了老板。

梁艳是个聪明的姑娘,性格也善于交际,公司很快就办得有声有色,开始在国内国外满天飞,生意也越做越大。

如今, 梁艳已经身家过亿,成为了女排中的“首席富姐” ,慢慢地,梁艳意识到面向家庭的时间越来越少,于是她又果断放弃名利,开始减少工作量回归家庭。

工作上,梁艳做的足够出色,生活上也是如此,在梁艳回归家庭后,父母老人照顾的妥妥帖帖,家庭和睦恩爱,就连女儿也在梁艳的鼓励下,成功考上了清华大学并成为了一名博士。

这样的幸福,梁艳值得!

果然,优秀的人,做什么都做得好!

让我们衷心祝愿梁艳的生活幸福美满!

女排梁艳丈夫是谁

1、梁艳的先生牛艺在空政文工团任职,爱好摄影,具有专业水准。他俩谈恋爱之初即是摄影为媒。后来梁艳在人大新闻系学的也是摄影专业,因此她办广告公司非常内行。

2、梁艳,女,1961年10月4日出生于四川成都,前中国女排队员。1975年,在成都市业余体校进行排球训练,1976年,进成都排球队,1977年,进入四川省排球队,1979年,入选国家女子排球集训队。1981年和1982年随中国女排夺得世界杯和世锦赛冠军之后,在1984年洛杉矶奥运会、1985年世界杯和1986年世锦赛上获得冠军,实现五连冠,是中国女排获得“五连冠”的唯一参赛选手。1986年底,梁艳宣布退役。

女排老队友的介绍

很多队友真是为排球事业奉献了自己的全部,竞技体育离不开新陈代谢,但老女排似乎是一个异数,任光阴流逝依然常被提及和怀念。下面我给大家介绍关于女排老队友的相关资料,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女排老队友梁艳的简介

梁艳,第23届奥运会女子排球金牌得主。 1961年10月4日,梁艳生于四川省成都市,13岁时开始练习排球,1976年,梁艳进入成都女排,1977年进入四川省排球队,1979年被选入国家女子排球集训队。 在1981年和1982年随中国女排两夺世界冠军之后,在1984年洛杉矶奥运会上,梁艳为中国女排夺取奥运桂冠屡建奇功。此后,梁艳又随队夺得1985年世界杯和1986年世锦赛冠军,实现五连冠。

梁艳的运动成绩

1979年在第2届亚洲女排锦标赛上获冠军

1981年在第3届世界杯女排赛上获冠军

1982年在第9届世界女子排球锦标赛上获冠军

1982年在第9届亚洲运动会女排比赛中获金牌

1983年在世界超级女排赛上获冠军

1984年在第23届奥运会女排比赛中获金牌

1985年在第4届世界杯女排赛上获冠军

1986年任中国女排副队长,同年在第10届世界女子排球锦标赛上获冠军,是中国女排获得“五连冠”的唯一参赛选手

1986年在第10届亚运会女排比赛中获金牌

梁艳的个人荣誉

1980年获运动健将称号

1985年获国际级运动健将称号

1983年、1984年获国家体委颁发的体育运动荣誉奖章

1986年被评为全国十名最佳运动员

1984年获全国“三八”红旗手称号

女排老队友巫丹的简介

中国女子排球运动员。四川内江人。1983年入选四川球队,1984年入选国家青年队,1985年入选国家队,任替补主攻手,扣杀有力,球风泼辣,其所在队1985年获世界杯冠军,1986年是冠军队成员,1990年春她担任接应二传的中国女排多次战胜古巴队。1992年代表中国队参加了第二十五届奥运会,2000年,年已32岁的巫丹再一次代表中国队参加了第二十七届奥运会。1985年、1986年两次获体育运动荣誉奖章。她先后获运动健将和国际级运动健将称号。

巫丹是蜀中排坛一女杰,她是老中国女排“五连冠”最辉煌时代中,最后一代世界冠军队员之一。1985年、1986年两次获体育运动荣誉奖章,并先后获运动健将和国际级运动健将称号。她的接应技术,尤其快攻中的背飞,曾被国际排联主席阿科斯塔赞为“排坛一绝”。

巫丹的人物评价

中国队主教练胡进赛后对这位老将赞不绝口:“巫丹到队中的时间较短,与队员配合不久,能打出今天这个水平我很满意。巫丹是一名全面的队员,除进攻因与队友缺少默契显得生疏之外,防守技术非常不错。”

女排老队友周晓兰的简介

周晓兰,女,1957出生在 江苏 南京, 中国著名的 排球运动员。周晓兰是跟 孙晋芳、张蓉芳、 郎平同时代的女排明星,在第23届奥运会上,协助女排赢得冠军。 红极一时的杂志《 大众电影》,1982年3月的封面,就是周晓兰和演员 龚雪的合影。那是杂志创刊以来首次用非电影人物做封面。 由于有一身过硬的 拦网功夫,周晓兰有“天安门城墙”的美誉。

周晓兰的早期经历

周晓兰开始练排球时,已经16岁了,这在国内职业运动员里实属少有。由于当年那场轰轰烈烈的 上山下乡运动,13岁的周晓兰随父母上山下乡,来到 山西 古交农村。当时古交是个非常贫穷的地方,吃的是小米,喝的是雨水,用的是煤油灯。年龄不大的周晓兰,也要下地做农活,使她饱尝了贫瘠生活的艰辛。有这三年的磨练,周晓兰练排球后,从省队到国家队,对艰苦训练一点都不怕。训练的辛苦与古交农村的艰苦比差远了,至少还可以吃上白米饭。 1973年入业余体校进行排球训练,同年被选入山西女子排球队,1977年被选入国家青年排球集训队、国家排球集训队。

周晓兰在 上海体育学院毕业后,1988年进入国家体委,出任排球处长。周晓兰一上任便改革排球运动管理体制,改进训练和比赛组织形式。

1995年初,周晓兰代表中国排协,动员正在 美国读书的前队友郎平回国出任女排主教练。1995年,已是体委系统最年轻的副司级领导。 1995年辞去公职,随丈夫、前中国男排侯晓非定居美国。最初,在 乔治华盛顿大学做排球教练,后在 马里兰州 爱德华市的一家医疗器材公司做工程师,目前是公司部门负责人。 周晓兰现定居在马里兰州,并已是两个孩子的母亲了。

周晓兰的主要战绩

1977年 在第1届世界青年女排锦标赛上获亚军

1978年 在第8届世界女排锦标赛上获第六名

1978年 在第8届亚洲运会女排比赛中获银牌

1979年 在第2届亚洲女子排球锦标赛上获冠军,个人获“最佳表现奖”

1981年 在第3届世界杯女排赛上首次获冠军,个人在 预选赛中曾获“最佳运动员奖”1982年 在第9届世纪女排锦标赛上获冠军

1982年 在第9届亚洲运动会女排比赛中获金牌

1983年 在世界超级女排赛上获冠军

1984年 在第23届奥林匹克运动会女排比赛中获金牌

周晓兰的个人荣誉

1980年 获运动健将称号 1981、1983、1984年 三获 国家体委颁发的体育运动荣誉奖章

1984年 获全国“三八”红旗手称号

有“天安门城墙”的美誉

周晓兰的人物评价

周晓兰和她的中国女排在八十年代里,以敢打、敢拼、敢抢的拼搏 精神,在世界排坛上连夺五次冠军,成为“五连冠”。 这是排球运动史上的奇迹。而女排精神也鼓舞了一代中国青年以拼搏和奋发的干劲在各个领域作出了成绩。那段辉煌对于如今三、四十岁的人们来说,并不陌生。

在老女排中,周晓兰有着“天安门城墙”的美誉,跟郎平的“铁榔头”交相辉映。

周晓兰的人物影响

上世纪八十年代初期, 日本女排是一支世界强队。中国女排的翻身仗,就是从打 日本女排开始的。1981年,第三届女排世界杯在日本举行。中国女排一路过关斩将,最终与日本队在决赛中相逢。比赛打得异常激烈,结果是日本女排输给了中国女排。那场比赛,不仅让对手认识了“铁榔头”的凶狠,更让日本姑娘饱尝了“城墙”的坚固。日本媒体在惊叹周晓兰防守功夫的同时,送给了她一个美丽的称呼:“天安门城墙”。 那个时候, 女排精神感染了整个社会,掀起了“为中华民族崛起而奋斗”的热潮。“女排当年让全国人民高兴,那不能简单归结于取得了好成绩。这也有对手强大的原因,只有在一场势均力敌甚至处于劣势的较量中取得胜利,才能显示出英雄本色,才能感动人。中国当时刚刚改革开放,可谓百废待兴,很多方面跟国外相比,都处于劣势,女排取得三连冠,让国人觉得解气,也给了国人信心和力量。”

中国女排的“三连冠”,是指 世界杯、 世界锦标赛和 奥运会三大顶级赛事。女排获得的三连冠,不仅是一个球一个球打出来的,而且都是在很艰苦的情况下取得的,这才是最可宝贵的。

梁艳是中国女排获得“五连冠”的唯一参赛选手,你知道有关梁艳的故事吗?

梁艳出生在四川成都市,四川是个天府之国,但四川人的个头却一般都较矮小,上成都第30中学时的梁艳,个子蹿到了1.70米出头,一下子就招来了体校教练的关注。经教练多次登门拜访,妈妈只得同意梁艳去学排球。排球场上的摔、打、滚、爬,无形中更抻长了她的四肢,她的身高更加惹人注目了,再加上她在球场上那敏捷迅速的灵巧动作,很快就被选入四川省代表队。

四川女排当时是全国闻名的甲级劲旅,她们技术全面,作风顽强,经常打败身材高大的北方队。梁艳走进四川女排这个熔炉里,首先锤炼了一身过硬的作风。在参加全国重点女排漳州冬训时,梁艳的弹跳力增长幅度最快,助跑摸高达3.15米,名列前茅。发球、传球、垫球、扣球、拦网和防守移动各项技术全面,尤其是场上比赛情绪稳定,顺境、逆境都能发挥应有水平,这些宝贵的品行,都被国家队教练袁伟民相中了,1979年梁艳被选入中国女排。

“要想取得超人的成就,就必须付出超人的代价。”这是中国女排队中人尽皆知的一句名言。梁艳深知国家队的训练更为严格,她横下一条心:到国家队就是“尝苦”来了。所以她的训练从来自觉刻苦,袁伟民在谈到她时,总流露出满意的微笑:“梁艳训练下来小腿肚子都是汗,你想抓她补课,都抓不着茬儿。”

拦网是梁艳的短项,她意识到“不克服这一弱点,就甭想成为中国女排的副攻手”。聪明的梁艳,不露声色,苦苦思索,勤学苦练,终于解决了扣球击球点和拦网人拦网手的空间关系这一关键问题。1982年在秘鲁举行的世界锦标赛上,她将短项变成了特长,将当时世界著名主攻手路易斯拦了个“满贯”。在对前苏联对比赛中,她一人独得12分,以仅1.77米的身高,占据了世界头号拦网手的宝座。1984年奥运会和1985年世界杯两赛,她均以中国女排绝对主力的身份,汗洒征战地,捧杯凯旋。

1986年世界锦标赛,是她最难忘怀的一次战斗。这时的中国女排中首夺世界杯冠军的老队员张蓉芳、郎平出任了中国女排的教练员,中国队主攻力量不占优势,惟有加强拦网和分散进攻点,才可与强手相抗衡。梁艳成了比赛场上的“乐队指挥”,只见她,时而三号位拦死对手凶狠的扣杀,时而又背飞二号位偷袭得手,时而像飞轮般摔出10多米外救起一记险球,在她的带动下中国姑娘全活了,使路易斯这名世界最凶狠的扣球手成了一门“哑炮”,中国队以全胜的成绩,荣获了“五连冠”的称号。

免责声明
           本站所有信息均来自互联网搜集
1.与产品相关信息的真实性准确性均由发布单位及个人负责,
2.拒绝任何人以任何形式在本站发表与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律相抵触的言论
3.请大家仔细辨认!并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对此不承担任何相关法律责任!
4.如果发现本网站有任何文章侵犯你的权益,请立刻联系本站站长[QQ:775191930],通知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