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确和身体差有关,虽然不是全部,但成分很大。下面来具体分析!
为什么中国球员总是在关键时刻失误,为什么总是头脑发热?其实中国球员的脚下技术并不差,但是踢球的悟性太次、意识太钝,总是找不对点儿...
原因到底是什么???
我以我高中3年篮球队的主力控位的资格来解释:原因是因为中国球员的身体不行!!!
身体不行???你也许会笑我胡说八道,中日韩三国球员中身高最高、速度最快的就是中国球员,居然会说中国球员身体不行。
对,就是身体不行,不行的地方主要有两点:无氧跑动能力和无规则折返跑动能力。
先说无氧能力--足球运动员大部分时间处于无球状态,而一旦接球,冲刺、突带,球员就会处于无氧状态,而这之后就是身体最难受的时段,呼吸急促、血气上涨,普通人大都会头蒙眼花,而运动员则必须去适应。这个地方就是中国球员和外国球员最大的差距所在,那就是中国球员很难挺过这锻哪怕几秒钟的无氧阶段,而如果一旦不能正常的调节这个阶段,那么恢复气力便会非常缓慢,体力也将大幅度下降...举个例子,这也就是为什么中国球员过了人之后反而传不好球的原因。
再说无规则折返跑能力--足球是一样无规则跑动的运动项目,和田径有着天壤之别,其中最难之处莫过于无规则的折返能力。无氧状态下难受,但有氧下的非正常调节的时段更为难受。足球运动员需要在球场上反复的、快慢的来回跑动,如果没有过人一筹的调节能力,那么就很容易导致身心俱疲...再举个例子,这也是中国对屡屡被别人打反击和被小日本头球进球的原因。
下面我们来具体分析我们在技战术中的失误和无氧能力还有跑动能力的终极关系。
1,中国球员传接球差--因为在接球的瞬间需要小幅度瞬间移动,而传球的时候必须快速发力。这是无氧能力差直接导致的结果,尤其是在攻防节奏快的比赛中。
2,中国球员位置感差--因为跑动能力达不到战术的要求,急于归位或者难以归位之时,导致体能恢复的不协调,从而判断能力下降。
3,中国球员节奏感差--处理球慢半拍,传接球意识慢半拍,放手动作过大等都是无氧下导致脑力、心力难以跟上动作的根源。
多的不想再说了,我一直坚信中国球员的能力是亚洲顶级。但是我们的身体能力(被我们封为自身最大优势的一点)却是我们最大的漏洞。
在中国,甚至没有专业的足球体能教练。足球根本不是田径。足球的体能和马拉松的体能根本不一样。我敢说马拉松运动员绝对踢不了90分钟。我在篮球队是唯一一位可以打满40分钟篮球赛(学校篮球赛为40分钟)的球员,其实我的体能很一般,比如长跑、短跑都很一般,但我会自我调节,所以在篮球队我被称为跑不死,一个不会长跑的人被人称为跑不死,是不是很讽刺啊!
国足的成绩平平一直是球迷心中的“心结”,也是每个人中国人心中不愿意提及的伤痛。不论面对什么样的队伍都没有绝对的胜算,而现在逐渐的下降成为了亚洲二流与三流之间的队伍,反观亚洲其他国家的足球稳步前进性中带着突飞猛进,暂且不论韩日和伊朗这样强大的队伍,即使是原来实力不如我们的越南和泰国、新加坡也已经迎头赶了上来,而国足的表现确实一年不如一年,球迷也是“恨铁不成钢”。
国足球员表现平平首先是个人的基本功不扎实。从国足的每场比赛中都可以看到国足的一些低级失误,这就是基本功扎实的具体表现,尤其是停球技术和带球突破过人的技术确实存在很大的问题,其次,个人的身体素质也不好。正是因为国足的个人身体素质不怎么样,所以网友才称国足队员为“白斩鸡”,也是对他们身体的不满意;最后,个人的心态不好。在比赛中国足的队员不但没有一个顽强的斗志,而且容易自暴自弃,这是些都是个人心态不好导致的。
一、基本功不扎实。
从比赛中国足基本功不扎实也是表现得非常明显,比如带球技术不好,无法带球突破,还有就是停球技术也是广为球迷所诟病,脚下的技术不细腻,不柔和,对足球的掌控能力不强这些都是国足需要反思的问题。
二、个人的身体素质也不强。
同样的东亚体质,韩巩和日本的球员的身体确实比国足强,这一方面是国足不注重对身体的锻炼,另一方面也是不合理的个人生活习惯导致的,所以身体素质方面的缺点也让国足的没有充足的体力和战斗力。
三、个人心态不好。
在比赛中的国足队员不敢打,不敢拼,畏手畏脚,没有一个强大的心理素质来做到每球必争,而场上斗志的散漫也是输球的主要原因。输球不可怕,怕的是没有竞技精神和斗志。
你认为国足还有希望吗?
中国球员和欧美球员差距主要有三点:
身体素质:足球运动员的身体素质大概可以看成肌肉力量,肌肉耐力。身体协调性,还有一个球感。
这四个因素里面,跟欧洲顶级球员差的最多的,是肌肉力量,这里面最主要的两点就是爆发力和身体对抗能力。特别是爆发力,这真的就是跟人种有关了,靠后天也无法弥补的硬伤。爆发力的差距从奥运百米比赛里面就能看的很明显了,亚洲(黄种人)现在的极限大概就是10秒,这跟白人和黑人9秒几的水平差距多大不用说明了。足球场上,爆发力往往意味着,无球冲刺速度、有球突破速度、还有射门时小腿摆动频率(这是很重要的一点,看看现在足坛两大双子星梅西和C罗,这项能力无疑是最强的,这也是成为巨星必要的技能)。
另一方面,就是身体对抗能力了,肌肉力量不行,身体对抗就差,欧洲顶级联赛的身体对抗强度,是对于国内球员最大的障碍了。在场上别说护球,在对方干扰下很可能就是接不到球,无法完成自己的技术动作。不过看看日韩目前在欧洲联赛效力的球员,都已经做的足够好,所以中国球员只要通过训练和饮食等方面是可以改善的。
关于肌肉耐力,差距就没那么大了,看看之前效力曼联的朴智星(外号朴三肺,就知道有多能跑了)。不过有一些不足的地方是,亚洲球员在比赛强度大的时候,身体恢复能力明显没有欧洲球员好,欧洲各大联赛的比赛密度(英超最变态)现在的中国球员根本无法适应,看看恒大就知道了,日韩在欧洲效力的球员也能看出来跟欧洲球员的差距(明显在这种强度下,黄种人更容易受伤)。
身体协调性,黄种人跟白人。黑人没有明显的差距,甚至在一定程度上还是有优势的,看看咱们国家那些杂技演员,无疑通过适当的训练,中国球员的身体协调性绝对不会比欧洲球员差。至于协调性有多重要,看看梅西就清楚了。
球感是足球场上最重要的能力,很多天才之所以被称之为天才,无疑就是因为出色的球感,这东西很玄乎,七成靠天生,三成靠后天习得,另外需要经常踢球来保持球感,不然这与生俱来的能力也会退化掉的,这也是中国目前没人才的一个原因,孩子全去学习、上各种补课班、玩电脑了,就算有那么些个天才也都埋没了,这样的教育制度和社会舆论环境造成孩子都没机会踢球。
意志力:
意志力准确的又可以叫求胜欲,经常在电视转播上看到,中国联赛球员在比分落后时或打平时,还在漫无目的的在场上慢跑或者走路。比赛沉闷的局面经常出现,有时候反倒是外援在满场飞奔,中国球员倒是无欲无求。很明显外援对胜利的渴望是本能的,但是中国球员没有求胜的欲望,肯定无法获胜胜利,运气也不会站在中国球员身边。
足球技术:
足球技术这方面差距准确的来说并不是非常大,只是中国球员没有欧美球员那种想法和自信心,有的时候是不敢做出技术动作,怕失误。有的时候是没想到可以在那个时机做那个技术动作,欧美球员就是敢想敢做。而中国球员在这一方面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其实我们都知道运动员在退役之前是必须要保持良好的体型的,但是很多运动员在没退役之前都已经开始发福了,发福的原因可能各不相同,但是确实都是变胖了。像我们举几个比较明显的例子。
我们要说到的就是原来山东鲁能泰山队的中场球员王永珀,巅峰时期的王永珀是国脚级别的球员,但是王永珀一直有一个为人诟病的地方,就是体型偏胖。并不是因为王永珀不够节制,是因为他从小的体型就是这样的。但是经过他的一番努力之后,体型是有好转的,体重下降了不少,速度也快了很多。
同样的,我们要说的第二个球员也是鲁能泰山的球员,他是鲁能泰山队的现役球员崔鹏,崔鹏的职业生涯可以说是起起伏伏。在今年这个赛季来到鲁能之前,一度去踢野球。李霄鹏上任之后。就把他招了回来,他就从新在鲁能泰山队踢球了,但是我们可以发现崔鹏的体型可以说是发福的特别严重,没在中超球队踢球疏于对自己体型的管理,然后导致的。
第三个,我们要说的就是原来一个很著名的球员就是董方卓,曾留洋过曼联这支球队的。当时曼联队的主帅弗格森对他十分的看好,但是也同样指出了他的毛病,说董方卓在场上踢球过于慵懒,从曼联回来之后,他就消失在了大众视野,从中超一步步地踢中甲,一直到终于最后不得已退役了,体型发福也是非常严重。
有的运动员体型发福是因为从小就胖,然后到了运动员还有所改观,比如说王永珀。但是董方卓和崔鹏在一开始的体型都是比较良好的,但是疏于对自己体型的管理也就是职业精神的不够,所以说体型变胖了。另一个方面来讲,职业运动员没有管理好体型,也说明了俱乐部的不专业,在欧洲的俱乐部。都有专门的训练师对球员的体型数据进行管理和监管,但是在中超没有,这也说明了超俱乐部的不专业。
我们希望有越来越少发福的情况发生在职业足球运动员上,因为足球这项运动还是比较吃身体的,希望我们运动员能够在巅峰时期保持好自己的体态。延长自己的职业生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