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刚在里约奥运会获得金牌的中国女子排球队于北京时间23日21时40分左右抵达北京首都国际机场。千余人早早赶到现场接机,他们展开五星红旗,高举"团结起来,振兴中华""我爱女排,勇夺金牌"等标语,等待女排姑娘凯旋。
马蕴雯的感情生活受到很多人的关注。人们最感兴趣的则是马蕴雯和刘翔。作为中国女排总教练的陈忠和很喜欢马蕴雯,想要将刘翔介绍给她,不过两人是好朋友,经常保持密切的联系。刘翔公布恋情之后,马蕴雯也是送真诚的祝福。现如今的马蕴雯早已结婚了,生活过得非常幸福美满。马蕴雯的丈夫是外国人,长相非常帅气,身材完美。
两人结婚后定居荷兰。结婚后没多久的马蕴雯为丈夫生下了一个可爱的女儿。混血女儿眼睛非常的大,看起来非常可爱,惹人喜爱。生娃后的马蕴雯脸上胖了一圈,但是身材依然保持得非常棒,令很多球迷非常羡慕。马蕴雯常常在社交平台上发布自己的生活动态,与丈夫的合照看起来温馨有爱,一家人其乐融融的。
疫情原因和丈夫现已回国
退役之后的她远去海外跟丈夫,在海外结婚定居,并没有再从事跟排球的职业。只是去年过年的时候她们前去美国的家生活,偶尔我们也能够从她的动态当中看到她们那个混血女儿长得十分呆萌可爱,一家子和睦其乐融融。但是美国的状况有一些严重,我们也都能够从一些新闻当中看到如今现在十分敏感的美国,在疫情爆发之后她们又连续产生了一些抗疫活动,所以情况十分的紧张。在这样的情况之下,马蕴雯一家人终于在六月份的时候选择了回国,毕竟在这样的时间当中,我们也都能够明白,究竟哪里才是最安全的。
女排名将马蕴雯
中国,是体育大国也是体育强国。中国女排,是中国的骄傲。它在中国人民的心目中,一直占据着特殊的地位。在中国女排史上,曾先后出现过非常多优秀的运动员,我们文章的主人公,是女排名将马蕴雯。马蕴雯1986年出生于上海,出生于体育世家的她,很小时就开始接触体育运动。不过,马蕴雯打排球只是半路出家,因为她最先接触的体育运动是篮球。
只是因为身形瘦弱的缘故,父母认为她更适合打排球。不得不说,马蕴雯父母的眼光着实独到。改行后,马蕴雯迅速在排球方面展现出自己过人的天赋。14岁时,马蕴雯就进入上海女排一队。马蕴雯身高1.89米,在场上司职副攻。进攻端,马蕴雯反应速度快,扣球有力,拦网端,马蕴雯有不错的高度和应变能力,她尤其擅长2号位的背飞和背快。2008年北京奥运会,马蕴雯被委以重任,担任球队主力副攻。虽说中国女排最终没能夺得金牌,但马蕴雯在比赛中的表现,已经足够出色。
马蕴雯曾表示喜欢刘翔
马蕴雯参加了北京奥运,获得了季军,之后马蕴雯在比赛中相继获得广州亚运会冠军、亚洲女排锦标赛冠军、女排世界杯季军等,马蕴雯陪伴中国女排度过了很长一段时间,期间经历过低谷和辉煌,她对中国女排有着很深的感情。马蕴雯在排球事业上蒸蒸日上的同时,很多球迷开始好奇她的感情生活,马蕴雯曾公开表示自己很喜欢刘翔,两人还闹出过绯闻,后来马蕴雯澄清两人只是朋友关系,所以这件事情也就不了了之,马蕴雯在2017年选择了退役。
马蕴雯天赋很强
马蕴雯在运动员期间,是前上海女排的副攻手,曾拿过北京奥运会和女排世界杯的季军以及广州亚运会和亚洲女排锦标赛的冠军。其实,身高189厘米的马蕴雯最开始训练的是篮球,因为她的身体比较瘦弱,不太合适打篮球。所以在她12岁的时候马蕴雯才开始转行打排球,结束了长达6年的篮球生涯。马蕴雯的天赋极强,一度受到国家排球队总教练陈忠和的好评。事实上,马蕴雯没有让陈忠和失望。在她第一次作为国家队主力参加奥运会时就为国家夺下了一枚铜牌。虽然马蕴雯不及早些年间的郎平,但是她的实力也是不可小觑的,所以在她的运动生涯时期,也是有很多拥护和支持她的粉丝。
和拉尔森在一起时低调恋爱
马蕴雯的职业生涯中,先后获得了广州亚运会冠军、亚洲女排锦标赛冠军和女排世界杯的季军。不过如今她已经慢慢淡出排坛,安心的在家相夫教子。马蕴雯的丈夫就是曾经担任中国女排体能师的拉尔森。马蕴雯在加入国家队的集训之后,就认识了体能师拉尔森。在相处的过程中,两人慢慢相识,并且相互产生了感情。虽然当时两个人已经在一起了,但是马蕴雯非常低调,并没有公开宣布恋情。
马蕴雯远嫁美国老公,现在如何了
马蕴雯正在跟她美国老公享受一家三口的天伦之乐。据了解,美国白人雷特曾经是中国国家队高级营养师,因为跟中国女排走得很近,自然而然,他们就在一起,这个情节好像也发生在魏秋月里,真是近水楼台先得月,肥水不流外人田。雷特比马蕴雯的年龄大整整十七岁,但是这结婚这几年发展的路子来看,他们的感情是越来越好,不仅有了一个女儿,而且还不受生活的困扰。很多网友说马蕴雯的“上阵比赛场,下餐厅厨房”的好妻子!
马蕴雯的排球之路
马蕴雯是2008年奥运会中国女排黄金一点的成员,6岁的时候开始去打排球,然后逐渐打到上海女排主力的位置,曾经获得了联赛最佳拦网的第二名。2011-2012赛季全国女排联赛亚军。2005年初第一次入选国家队,国家队处子秀上,马蕴雯获得盛赞连连,正是这次出色的首演为自己赢得了更多的机会,而马蕴雯的迅速融入国家队也为她今后更好的发展铺就了道路。就得到不少专家的好评,在入选国家队当年就以超过50%的扣球成功率名列所有参赛队员之首。她力压04年雅典黄金一代的薛明拿下副攻的位置,并跟球队球队一起获得亚军,落选女排俄罗斯总统杯赛、世界女排大奖赛总决赛和世界女排锦标赛阵容。
马蕴雯和老公在荷兰生活的很好
马蕴雯在他的个人社交平台上传了一组照片,透露了他的恋情。而她的秘密男友是中国的体能教练莱特·拉森。拉森是个外国人。2016年,他在里约奥运会期间担任中国体能教练,并与马蕴雯结缘。在相处的过程中,他们相爱了,最后走到了一起。现在马云纹已经和男友拉森一起步入婚姻殿堂,并生下了一个可爱的孩子。孩子虽然才几个月,但是长得很可爱,跟着妈妈。
拉森目前是荷兰女排的体能教练,马蕴雯为了更好地照顾拉森,已经和丈夫一起定居荷兰。虽然拉森一直忙于工作,但他对马云纹很好。在马蕴雯和拉尔森的孩子死后,马蕴雯一直在家安心地教导丈夫和孩子。不仅要照顾丈夫拉森的衣食住行,还要照顾孩子。因此,在业余时间,拉森将帮助马蕴雯照顾孩子们,有时拉森将带她出去旅行和放松。对于马蕴雯现在的,她的生活很幸福。毕竟可以和老公儿子住在一起。让我们祝愿马蕴雯今后永远幸福,祝愿她未来的儿子健康成长。
结语
拉尔森的工作比较繁忙,但是作为马蕴雯的丈夫,孩子的爸爸,他总是抽出一定的时间陪伴妻子和女儿,如今处于休赛期的拉尔森也有了更多的时间照顾孩子。拉尔森和马蕴雯的感情并没有变淡,反而随着时间的推移感情更加深厚。而且作为荷兰女排的体能师,拉尔森每年的收入很高,在物质生活上能够满足马蕴雯。所以对现在的马蕴雯来说,这样的生活她也非常满足。
周晓兰于95年年中辞去中国国家体育运动委员会球类司副司长兼排球处处长的职位,随夫婿候晓非赴美国定居已两年有余,她在美国的工作和生活近况引起众多海外侨胞的关心和好奇。今年初夏的一个傍晚,记者驱车来到周晓兰一家位于马里兰州哈瓦郡的新居,拜访了这位当年叱吒球坛而今退隐田园的女排风云人物。周晓兰的住处位于华府和巴尔地摩之间的哥伦比亚市,虽然是一座新兴的市镇,但这里相对地广人稀,社区规划错落有致,颇有一番都市村庄的景观。车刚停下,一身轻爽夏装的周晓兰已经在家门口笑迎访客,久别赛场的周晓兰仍然活力依旧,时间似乎没能在晓兰的身上烙上岁月的痕迹,她朴实甜美的微笑总能让人回想起中国女排在她们的黄金时代给人们带来的自豪和喜悦。
◇“资深”新移民
作为定居北美大陆的新移民,美国对周晓兰来说其实并不陌生,1986年和1991年周晓兰先後两次赴美学习,第一次是在加州大学,第二次则是在华府的乔治.华盛顿大学,但是这两次进修都由于国内工作需要,周晓兰奉命回国而中断,虽然周晓兰出国比赛,探亲走访过许多国家,美国还是成了她全家移民的首选之地。谈到在美国的生活感受,周晓兰显得十分轻松自如,这不仅仅是因为她从工作的重负和无谓的人事压力及争执中解脱出来,更重要的是,在这里她们全家才得以同其他家庭一样团聚一堂共享天伦之乐,周晓兰对这来之不易的家庭生活非常在意和珍惜,以至于在来美国之後,谢绝多家球队的聘请,专心一意地在家中扮演好一个贤妻良母的角色。自从周晓兰于1985年与前国家男子排球队国手,解放军八一队教练候晓非喜结秦晋之後,两人一直在为各自的事业工作奔忙,以後由于候晓非应聘赴欧洲执教,两人一度断断续续分居达8年之久,其间周晓兰虽然也出国探亲,但国内的工作常常使得她分身乏术,特别是女儿小越越出生後,周晓兰便更向往平静安定的家庭生活。来到美国后,候晓非受聘于马里兰大学排球队担任教练,周晓兰则居家相夫教女,全力支持丈夫的事业,在全家生活走上轨道之後,周晓兰又开始寻找适合自己同时又能兼顾到家庭的工作,目前她在位于巴尔地摩市内港(INNER HARBOR)繁华商业区的一家全国性医疗投资公司电脑部门的数据处理中心工作。虽然是超级球星,但周晓兰一家在美国的生活工作经历和模式同大多数旅美学人和新移民并无二致,而同美国职业球员的优厚境遇则有天壤之别。周晓兰回顾道,在94年担任国家体委球类司副司长之前,她一直是住在一卧室的公寓,“当官”以後住房标准才升格为两房一厅。在女排三连冠後的国手们并非外界想像的获得大笔丰厚报酬或提薪,周晓兰当时的薪水仍然是人民币54元,倒是各种名誉和证书接踵而至,诸如“全国三八红旗手”,“新长征突击手”等等,对此,周晓兰还是认为精神上的鼓励对一个人的身心成长过程非常重要,如果大家一味向钱看,五连冠的中国女排在人们心目中的形象就会是另外一番景观了,如美国职业蓝球“梦幻”队员在赛场外的所作所为,就常常遭人病垢。对过往“峥嵘岁月”中的艰苦磨练和清贫的物质生活,周晓兰毫无怨言,相反的,她对队员们之间以及队员同教练之间为共同目标合作无间,同甘共苦的战友之情显得十分眷恋,那份弥足珍贵的回忆常常令久经沙场的晓兰为之动容。然而,让她颇感遗憾和无奈的,“官场”成了球场的延续,但是球场上的那份豁达,坦诚和信任却因场地文化迥异而消失殆尽,为此,周晓兰不得不痛下决心,离开了让她身心疲惫的工作岗位,她决意要找回她原来的自我…
◇不平坦的仕途
中国女排当年五连冠的传奇故事不仅激励了国人的昂扬士气,在国际球坛上也是红过了“半边天”,然而,世界上没有常胜将军,随著女排老队员的陆续退役,中国女排在世界排坛上未能保住常胜不衰的记录,五连冠後竟一路滑坡,比赛名次一跌再跌,不仅如此,1992年西班牙巴塞罗纳奥运会中又爆出女排队员服用兴奋剂事件。正是在这一危急情况下,当时正在美国潜心学习的周晓兰被急召回国。
自1988年出任体委排球处长後,周晓兰为了自己钟爱的排球事业立志作出一番成就,她发挥在体育界的优势和所长,作了许多工作,如改革排球运动管理体制,改进训练和比赛组织形式,在国家拨款不足的情况下为国家和地方排球队筹措比赛训练资金,并尝试引进外资,为促进体育市场化的革新作了有益的尝试,仅筹措资金一项,就为排球运动注入了上千万的资金,大大舒解了经费不足的困扰。正是基于她的上述“政绩”,周晓兰于94年被提升为国家体委球类司副司长。
而另一方面,女排在世界大赛中的成积由于多种原因一直俳徊不前,使体委相关领导层面临来自各方的压力,主管球类运动的国家体委副主任,原中国女排教练袁伟民要求周晓兰出面举行记者招待会,为中国女排的颓势负责,尽管周晓兰心中有许多不解和困惑,但出于对老教练多年来的信任并从大局出发,周晓兰还是同意承担责任,试图以自己的忍辱负重来化解中国女排所陷入的困境,然而,此举却遭到中国排球协会工作班子全体人员的坚决反对,虽然,记者招待会因此未能如期举行,但是周晓兰的工作却从此开始遭遇困难。
1995年初,周晓兰代表中国排协出面,运用队友的特殊关系全力动员正在美国新墨西哥州就读的原女排主攻手郎平回国出任中国女排主教练,节後,朗平终于答复周晓兰同意返国服务。但周晓兰却在准备工作一切就绪,只等航班到达的时刻,突然接到上面通知:朗平回国及相关其他事宜已由别人代理,要求周晓兰不要再过问郎平回国之事,甚至连机场迎接朗平也不必去了。过去朝夕相处,并肩苦拼的队友回国,而且是由自己一手促成,周晓兰却不能亲往接机,令她情何以堪。就在一片“发扬爱国精,振兴中国女排”的欢呼声中,倔强的周晓兰还是前往机场迎接朗平的到来,但是周晓兰必须为此言明她是以个人名义而来...在这样的工作气氛下,周晓兰决定辞职,然而,国家部委司局级干部请辞需经国务院批准,更何况自动辞官的又是为中国女排五连冠立下汗马功劳的体坛名将,有关部门领导多次予以慰留,希望周晓兰能“经受考验”,然而,在排球界奋战耕耘二十余载的周晓兰,此时觉得她与八个月的“体委副司长生涯”缘份已尽,在缺勤三个月的情况下,有关部门终于批准了她的辞职报告。或许,这是国家机关司局级干部自愿请辞回家当老百姓的首例,在这个意义上,周晓兰再次“破了记录”。周晓兰的辞职引发外界许多猜测和联想,但是她对此只是淡淡的一笑:“提得起”固然重要,“放得下”也未尝不是一种解脱。
◇明星在这里升起
从山西太原的一个顽皮的小女孩,到驰名体坛的女排国手,再到国际排球组织理事和亚洲排联竞赛委员会委员;从国家体委球类司副司长兼排球处处长,到中国排球协会秘书长和中国沙滩排球协会主席,周晓兰的个人生涯不无传奇色彩,朴实的她将此归结于运气,努力,以及社会给予她的机会和培养。
周晓兰并非出生于运动世家,父亲是工程师,母亲是医生,双亲皆为南方人,由于六十年代支援三线建设举家随父亲工作的军工厂搬迁至山西省太原市,周晓兰小学五年级时又跟著父母被下放到位于山西云中山脉的古交区大南坪公社,在周晓兰的记忆中,古交农村是一个没有交通水电的穷乡僻壤,全家在这里接受劳动教育”两年,勤俭的周晓兰也练就了吃苦耐劳的本领。一个偶然的机会,周晓兰踏入了体坛。那是在1973年4月太原市举行运动会,年仅15,身高一米七六的周晓兰报名参加了跳高和手榴弹两个项目的比赛,在运动员列队入场时,身材高挑的周晓兰引起了太原市少体校的注意,随後被选送进入市少体校蓝球班,但是不巧的是,此时蓝球班已经没有空额,而排球班却倒还没满员,就这样周晓兰被少体校暂时安排到排球班练习,待到日後蓝球班有名额後再行换班,谁知周晓兰从此迷上了排球,走上了这条通向女排三连冠的不归路。少年的周晓兰聪颖伶俐,勤奋好学,集南方的细腻精致和北方的豪放洒脱于一身,很快在新兴
的排球运动中崭露头角,从市少体校脱颖而出,一路晋升到太原市队,山西省队和中国青年排球队的主力队员。1977年在巴西圣保罗举行的第一届世界青年排球锦标赛则是周晓兰体坛身涯的转折点。76年,世界排球联合会为了发掘球坛新人,推动排球运动的持续发展,决定在1977年举办世界首届青年排球锦标赛,规定参赛球员年龄必须在20岁以下。周晓兰回忆,当时中国女子排球队和各地省市队好手如云,相比之下自己并不很突出,但是,年龄上的优势和一米八二的身高,使她得以出线,在青年队教练邓若曾率领下参加首届世界青年排球锦标赛,担任中国青年女子排球队副攻手。圣保罗一役中国青年女子排球队首战告捷,夺得亚军。队员班师回国后就返回各自球队,惟周晓兰因在比赛中表现出扎实的功底和良好的心理素质而被征召进入国家队,开始了她向事业顶峰攀登的艰难而又辉煌的历程。
◇从辉煌到淡泊
当年的“天安门城墙”,如今风采依旧,所不同于过去“戎马倥偬”的是,周晓兰旅美的家庭生活近似于“采菊东蓠下,悠然见南山”的境界,“城墙”和“东蓠”虽然相去甚远,但意境却各有不同。南征北战的周晓兰去过许多国家,
在欧洲国家也曾小住数月,但她觉得美国的人文环境最为开放和实在,也最适合她的个性,在美国比较少有客居异乡的感觉,因为故乡人随处可见,家乡菜随处可尝。欧洲国家风格保守,人们对你虽然礼貌有加,但是外乡人绝对不会有宾至如归之感。周晓兰一家经由第一优先序列在不到半年的时间中获得美国居留权,揭开了他们家庭生活的新篇章,工作之余,周晓兰还时常去当地中文学校教小朋友打球,或同好友们聚餐聊天,兴致所至也常以球会友,不亦乐乎。世界冠军的荣耀固然引人敬佩,而寻常百姓的喜悦和充实则更为隽永。
这就是我们向您叙述的周晓兰,一个从天安门城墙走来的故事。
女排已平安回国,希望咱们女排不要灰心。相信我们球迷不以成败论英雄,站上奥运会的舞台已经很好,经历过就是经验就是财富,希望姑娘们调整好心态并记住郎导的话“女排精神不是赢得冠军,而是有时候知道不会赢,也竭尽全力。是你一路虽走的摇摇晃晃,但站起来抖抖身上的尘土,依旧眼神坚定。人生不是一定会赢,而是要努力去赢”,在以后的比赛中拼出咱们的精气神✊✊✊祝福并致敬郎导????????????祝福中国女排????????????????????????
惠若琪正式退役,中国女排历届队长退役后都去了哪儿
北京时间2018年2月3日,女排联赛8强战最后一轮,卫冕冠军江苏队主场3-2力克领头羊上海队,保留了进入4强的希望。赛后,27岁的中国女排队长惠若琪正式宣布退役。自1976年以来,中国女排先后经历了17任队长,这些激励了几代中国人成长的中国女排精神的队长们,退役后都去了哪儿?
曹慧英是1976年建队以来的第一任队长,以“铁姑娘”的称号为球迷熟知,她打球作风泼辣且凶悍,头脑灵活,技术全面。1978年伤退后到北体大进修,毕业后分到中国国际体育旅行公司任副总经理,大校军衔。8年后又随夫经商,索性辞掉工作,随着读书的女儿举家移居加拿大,之后又回到北京经营她的“曹慧英国际体育文化公司”,还拥有一座颇有气势的“龙德行大厦”。
孙晋芳是曹慧英伤退后中国女排的第二任队长,有着“世界最佳二传手”荣誉的孙晋芳,退役后继续在体育领导岗位上工作,从雅典到北京,从女双奥运冠军到李娜的大满贯双冠……就这样,在孙晋芳的带领下,中国网球在10年间不断地给世界带来惊喜和奇迹。2014年5月,孙晋芳正式卸任网管中心主任职务。
第三任队长张蓉芳是中国女排辉煌时期的队长,1957年出生的张蓉芳是中国排球史上第一位同时获得“三大赛”世界冠军称号的运动员和主教练。她曾作为队员随队夺得世界杯、世锦赛和奥运会冠军,此后又作为主教练率领中国女排获得1986年世锦赛冠军。1984年功成身退后与胡进结婚,成为国家队内少有的“女排夫妻”。
第四任队长便是大家最为熟知的“铁榔头”郎平,她是现任中国女排的主教练,也是国家队历史上最出色的教练,2016年里约奥运年会带领中国女排夺得奥运会冠军。郎平的个人魅力,不仅感染了女排众将,同样也激烈着万千国人。
第5任队长杨锡兰。在郎平退役之后,二传手杨锡兰成为了女排队长,并参加了汉城奥运会。只可惜,当时志在夺冠的中国女排功亏一篑,在半决赛中赛0-3负于前苏联队。在当时,中国女排获得这样的成绩被认为是极大地耻辱,作为队长的杨锡兰更成为舆论批评的焦点。饱受压力的杨锡兰选择退役,第二年去瑞士寻求发展,先后执教过多支俱乐部球队,随后她在日内瓦找到了一份在联合国安全系统的工作,这也就成了外界口中相传的保安工作,其实她的工作主要负责监控系统调控,还负责接听来自世界各地的电话,日常用语至少要用到法文和英文。
第6任队长苏惠娟。汉城奥运会的遗憾,曾让苏惠娟动了退役的念头。时任主帅胡进找到她,希望这位有经验的二传能够留下来,为年轻的中国女排起到传帮带的作用。毅28岁的苏惠娟毫无怨言地投入到自己的第三次奥运会备战中去。10年国家队生涯,“老球骨”苏惠娟参加了9届大赛,拿到了3金2银2铜,一共7枚奖牌,真真正正地把最宝贵的青春都奉献给了中国女排。退役后的苏惠娟,同上任队长杨锡兰一样,来到了瑞士小城巴塞尔执教,也算是最先走出海外的一批排球运动员。随着时间推移,苏惠娟也慢慢的爱上瑞士,并与丈夫牛长征结婚,随后加入瑞士国籍。
第7任队长许新。许新的国家队生涯较为平淡,但联赛经验丰富。92年巴塞罗那奥运会之前的一次膝关节受伤,让她的奥运梦想化为泡影,同时也成为中国女排队史上唯一未能参加奥运会的队长球员。退役之后,许新先后征战过比利时联赛以及荷兰联赛,随后又回国参加中国女排职业联赛,一路上见证了上海女排的崛起。2001年,许新正式选择退役,成为了上海女排的领队兼助理教练。
第8任队长李国君。郎平之后,中国女排的又一位世界级重炮手,“后五连冠时代”的核心队员,却从没站上过世界最高领奖台。1992年兵败巴塞罗那奥运会后,退役的李国君本有机会去国外生活,但她最终选择留在上海搞青少年排球。她创建的“李国君排球学校”已经为国家男女排、沙滩排球等共输送了20多名专业排球运动员队员,足以看出她对于排球的热爱。
第9任队长赖亚文。赖亚文的球员生涯不算辉煌,没有拿到过世界冠军。但她退役之后,一直没有离开过排球。退役后,赖亚文的选择没有离开排球。作为队伍的助理教练,她辅佐过胡进、陈忠和、蔡斌、俞觉敏,郎平五任主教练,堪称中国女排的“五代元老”。她就是主教练和球员之间不可或缺的一架桥梁。如今,赖亚文身兼领队、教练和排管中心副主任三职。
第10任队长孙玥。96年亚特兰大奥运会后,孙玥成为了球队队长。球场上,孙玥笑靥如花的样子始终无法与她凶猛的进攻划上等号,也因此,孙玥被对手冠以“笑面虎”绰号。退役之后,孙玥跟随丈夫何国文定居香港,现在的她主要是在香港的一些排球学校教球,因为香港的排球气氛是很好的,甚至比内地的排球气氛更好。
第11任队长吴咏梅。吴咏梅在场上司职副攻,在进攻手段上,一招“单脚背飞”被人冠以“背飞女皇”的称号。悉尼奥运会后,陈忠和出任主教练,委派吴咏梅担任队长一职,成为当时女排大换血中惟一留下的主力队员,在过渡时期,吴咏梅很好地起到球队传、帮、带的作用,成为受人尊重的老大姐!退役之后,吴咏梅曾接任八一女排主教练一职,不过排超联赛仅进行1轮后,吴咏梅的主帅位置便被男排宿将武晓江接替。
第12任队长冯坤。她在女排队长位置上一干便是8年(01-08年),成为了女排队史上担任队长时间最长的队员,也是唯一一个拿到奥运会女排MVP的二传手,又是中国女排史上出色的攻击性二传,雅典奥运会决赛拦网独得8分,创造奇迹!退役之后,冯坤与相恋12年的泰国排球名宿加提蓬完婚,如今冯坤依旧在排管中心工作。
第13任队长周苏红。在冯坤担任8年女排队长期间,曾有段时间受困于伤病影响,不能随中国女排征战,接应二传周苏红就承担起了女排队长的职责。退役后,周苏红的婚姻遭遇不幸,汤淼在热身活动中头部着地摔成重伤,严重的是,因为伤势触及脊椎导致了汤淼瘫痪在床。周苏红曾表示,愿意照顾汤淼一辈子,但是汤淼家为了不耽误周苏红,选择了“为爱放手”。2013年初,周苏红再度走进了婚礼殿堂,如今她出任浙江体育职业技术学院竞技体育五系副主任。2016年12月,当选共青团浙江省常委会委员。
第14任队长魏秋月。冯坤退役之后,魏秋月成为了中国女排的队长,在北京奥运会、伦敦奥运会和里约奥运会周期,她都担任中国女排的二传,随队夺得了2015年世界杯和2016年里约奥运会的冠军。2017年,魏秋月在和天津女排队友一起打完全运会后宣布退役。此后,魏秋月接连迎来人生大事,去北体冠军班读书,与女排助理教练袁灵犀完婚,今年年初还成功当选了共青团天津市委副书记。
第15任队长惠若琪。终于来到了今天的主角惠若琪。12年的排球生涯,曾被中国女排五任教练委以重任,在2013年至2016年期间,她跟随中国女排走出低谷重回世界之巅。出色的球技,顽强的斗志赢得了无数粉丝的喜爱。两次心脏手术,肩膀上有7颗钢钉,若非这些伤病原因,27岁的惠若琪完全可以在中国女排取得更高的成就。
第16任队长曾春蕾。在惠若琪因伤缺阵的日子里,曾春蕾曾担任过女排队长一职。只可惜,这位女排队长遗憾的错了里约奥运会。本赛季中国女排超级联赛开始之前,28岁的曾春蕾决定远赴意大利打球,开阔眼界、丰富运动生涯经历,接受国外职业联赛的洗礼。赛季开始后,曾春蕾再度回归北京女排并有亮眼发挥!
第17任队长朱婷! 2012年亚青赛MVP、2013年世青赛MVP、2015年亚锦赛MVP、2015年世界杯MVP、2016年奥运会MVP、2017年大冠军杯MVP、2017年世俱杯MVP、2017年欧冠联赛MVP、2017年土耳其杯MVP,这就是朱婷!2017年,留洋土耳其的朱婷,拿到了除土耳其联赛冠军之外,几乎所有能拿到的荣誉。她已经成为了中国女排的新一代领军人物!
如今陈忠和已经开始适应退休生活。他的儿子陈翔在别处工作。当然,陈忠和退休后并没有与排球“分手”。他最好的朋友郎平担任着排球主教练也很成功。他们经常打电话。陈忠和在电话中为郎平提供建议,并与郎平分享了他以前的管理经验。
女排名帅陈忠和,和郎平亦师亦友
中国女排一直是世界的亮点。自20世纪80年代日本世界杯以来的22年中,我国的女排连续五次获得冠军,据称席卷了全世界所有女排。这必须提到一个重要的教练,陈忠和,金牌教练之一,陈忠和在20多年的执教生涯中为女排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几乎没有失败。
毫无疑问,他是中国排球队女排女孩眼中的大佬。但在这位面带微笑的教练的背后,经历了很多不幸。在他的职业生涯中,他经历了一次艰难的磨难,在他的婚姻中,他也经历了意外。他的前妻死于意外,二婚娶了女排中的一位和郎平又是老师又是朋友。然而这几句话也是说不清的。
陈忠和来自福建。在训练女排之前,他也是普通的男排运动员。由于他出色的成绩,他被聘为国家女排教练,胡进担任主教练而他只是副教练。那会的陈忠和结婚了。当我们谈到他与妻子王莉莉怎么认识的,也是因为排球。当时,陈忠和在队中是主心骨,他很受女孩子欢迎,王莉莉主动与陈忠和搭话。他们慢慢地产生了感情,组成了一个家庭。
前妻离世后二婚娶队员
但是加入国家队就不同了。国家女排经常到国外比赛。陈忠和和他的妻子从南到北团聚的日子不多。他们直到结婚三年才有了孩子,但陈忠和年轻时失去了哥哥。他是家里最重要的经济来源。幸运的是,王莉莉替他照顾好了家人。陈忠和一辈子都不敢忘记前妻和他的感情。临近新年,他的妻子去厦门出差。她一下车,就被另一列火车撞上了,王莉莉当场死亡。
远在外国的他听到这个音讯,陈忠和当场崩溃,哭了。在陈招娣的陪伴时,陈忠和回家把后事处理了。这突如其来的消息让陈忠和沉闷了很久,但还有任务在身,于是他把3岁的女儿托付给乡下的亲戚代管。不久在巴塞罗那,中国女排迎来了塌房,直接排第七淘汰回国了。婚姻事业处处扎心,当时的他整天颓废状态中。让他走出阴影的是原先手下的队员李东红,李东红将她屋子都收拾了一遍。
李东红担心陈忠和情绪低落。每个周末,她都会到陈忠和家为他做一桌好饭。李东红又年轻又漂亮,还是未婚,两人的频繁接触总是让陈忠和感到不合时宜。李东红却是一个直白的女孩。当别人谈论她时,陈忠和决定尝试开始确立关系展开交往。交往了3年,俩人结婚了生下了儿子,李东红在陪陈忠和扫墓时也说道我会照顾好这个家的你放心吧。
随后女排屡次战败,陈忠和自荐自己上任了,那时正是非典时期。为了团队成员的健康,所有运动员都封闭培训,但当时他的儿子发高烧,他的妻子李东红惊慌失措,打电话给陈忠和,陈忠和虽然心情复杂,但无能为力。随后检查是普通感冒夫妻俩放下了心。
下半年,陈忠和继续与队员们并肩作战,在世锦赛上与各国强队并肩作战,并在连续11场比赛中轻松夺冠。但下一场比赛在体育史上非常重要,雅典奥运会。陈忠和已经努力了四年。这一次是中国女排的巅峰,而默契的相互合作也是最好的状态。
如今过得怎样
当时中国女排毫无疑问进入了决赛,但在决赛中女排遇到了无情的俄罗斯队,两次输给了俄罗斯队。陈忠和也看到女排有点紧张,但作为一名教练,他此刻并没有惊慌失措。在陈忠和话语的鼓励下,女排队员们迎风猛扑,一举拿下金牌。
这一年各种合作商以及奖励豪宅等等陈忠和全都拒绝了。奥运会之后,他也到了退休的日子,回到了老家弥补之前对家人的愧疚感。陈忠和担任女排主教练任职了97个月。对他来说,国家女排的这些日子中全力以赴。陈忠和于60岁的时候正式退役。
直到现在,他还记得退休前一天,含泪开车回家陈忠和的女儿当时已经成为一名母亲。当她听说父亲心情不好,喜欢孩子时,她把孩子们送到陈忠和那里照顾,走出了心里的那道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