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足主场保平争胜(国足 主场)

2023-04-14 6:29:37 体育信息 yamadi

国足2006年世界杯预选赛回顾,超强国足运气极差,打假球都不会

2002年,中国队史上*打进世界杯,但不幸运的是,分在了死亡之组,最终小键拍组赛0比2不敌哥斯达黎加,0比4不敌巴西,0比3不敌土耳其,三战全败,0进球9个丢球,回国后的国足被骂得体无完肤,主教练米卢也黯然离任。

但坦率地说,虽然国足的水平拿到世界杯赛场,确实是鱼腩,但在亚洲层面,那时候的国足是亚洲第一档次球队,与日韩伊沙水平虽然有点差距,但差距并不大。现在亚洲足坛有日韩伊澳沙一说,而那时也可以说成日韩伊中沙。

02年世界杯后,范志毅、杨晨、祁宏、江津、马明宇等人开始淡出国家队,但郑智的补充对国足来说是个利好消息。2006年世界杯亚洲区有4.5名额,中国队完全有争前四的可能,即使争不到前四,那也是第五名的*热门,但最终结果让人大跌眼镜。

经过两轮预选赛后,亚洲区产生最终的32支球队,32队分成八个小组,每组四队,小组第一出线。出线的八支球队分成两个小组参加八强赛,每组4名球队,前两名直接出线,败漏第三名打附加赛。

中国队作为种子队,小组对手是科威特、马来西亚和中国香港,从纸面实力来看,似乎中国队出线非常轻松。首轮中国队主场对阵科威特队,中国队占尽优势,全场18脚射门科威特0射门,但进球只有1个(另有一个好球被误判,如果没有这个误判就直接出线了),最终结果1比0。第二轮客场对阵中国香港,也仅仅1比0小胜。第三轮主场对阵马来西亚,终于取得了4比0大胜。但第四轮客场对阵马来西亚,凭借李金羽的绝杀,艰难的1比0战胜对手,更要命的是郑智得到黄牌,将缺席下一轮关键之战。

第五轮客场对阵科威特,只要战平将提前一轮出线,但尴尬的是保平争胜对中国足球来说就是梦魇。西亚客场打比赛,一直都不好打,加上郑智的缺席,阿里汉最依赖的李玮锋+郑智中卫组合,只能拆掉,用23岁的张耀坤代理了郑智,左后卫则是22岁的孙祥,最终年轻的孙祥贸然铲球失误,导致丢球,最终中国队0比1败给对手。

最后一轮,科威特主场对阵马来西亚,中国队主场对阵中国香港,此时科威特积12分,9进球1丢球8净胜球,中国队也积12分,但7进球1丢球6净胜球,中国队净胜球比科威特少了2个。

最后一轮比赛同时打响,上半场中国队哗哗哗连进几球,科威特居然与马来西亚打成了1比1。下半场,中国香港队非常配合的延时5分钟上场(超过5分钟将被严厉处罚),这样中国队比赛结束就会晚些,而科威特那边也开始有故事了,球网破了,修球网需要大量时间,补时就可以长点,马来西亚球员被红牌罚下一人,科威特开始哗哗哗的进球了。

最终科威特6比1获胜,那么最终积分是15分,净胜球12个,而中国队7比0领先,积分也为15分净胜球12个,中国球员开始放缓了节奏。

连***的一个主持人也在说,我们可以跟科威特打附加赛了,那时中国队实力还是超过科威特一筹的,所以打附加赛咱们不怕......而另一个主持人却突然醒悟,他大叫:“不对,净胜球一样,但是科威特本场丢了1个球,他们进球数15个中国队进球数14个,将会因为进球数被淘汰”。

场上的教练组也突然发现了这个问题,但是察亮烂时间已经所剩无几,最终结果是7比0,中国队因为进球数少一个,惨遭淘汰,在赛前的准备和预测中,没有任何人想到进球数这一块,而科威特人想到了,虽然都是打假球,但中国队打假球都没别人娴熟,可悲可叹。而运气确实也是差到爆,积15分进14球丢1球,6场赢5场仅丢1个球居然淘汰,真的是惨到爆,如果那时想现在这样搞12强赛,中国队将以成绩*的小组第二晋级的。

国足主场保平争胜(国足 主场)

“冯巩之争”背后,国足是相声小品界永远的梗,冯巩屡试不爽

俗话说文体不分家,这回 体育 界的冯潇霆和文艺界的巩汉林却在网络上来了一出“冯巩之争”,直接引发热议无数。

为什么巩汉林突然在采访中聊起国足呢?除了这次大年初一国足输给越南太扎眼之外,还有一件事不得不提,那就是相声小品界与中国足球有着长达三十多年的缘分,在很多年里国足都是相声小品界永远的梗。

作为演小品的相声演员,巩汉林自然也继承了这种缘分,几乎是条件反射一样就把国足挂在了嘴边。

一、那些年,他们都调侃过国足

1991年春晚,牛群冯巩《亚运之最》

背景:当时的国足还是亚洲*强队,1987年汉城奥运会预选赛上客场完胜日本闯入决赛圈,1988年亚洲杯殿军,主教练高丰文获得二十佳教练荣誉。1989年世预赛只差一步到罗马。1990年北京亚运会上输给泰国。

那时候的国足战绩称得上毁誉参半,因此牛群冯巩的调侃也有褒有贬。

“亚运会期间,什么最香?亚运村的饭菜最香!”

“什么最臭?中国男子足球队临门一脚那一脚最臭。”

“什么话最伤人?有些球迷的话最伤人,足球队,脚太臭,不如回家卖土豆。”

“什么话最感人?”

“主教练高丰文和他的队员们说出话来最感人,是我们伤了球迷的心,只要他们解恨,就把我们拉出去打一顿,打个遍体鳞伤,只要别把我们打死,因为我们还要踢球,还要为祖国尽一下我们的微薄之力啊。”

这段调侃水平很高,贬不恶俗,褒有感情。

1991年春晚,姜昆唐杰忠《着急》

姜昆演绎了一个性子特别着急的人,看歌舞、新闻、电视剧都很着急。

唐杰忠劝他:要不你看看球赛?

“中国队干踢不进球,你不着急啊!”

这句话并不是随便说的,真实反映了中国队在亚运会零比一输给泰国队时的赛况,全场从第一分钟就开始围攻泰国队大门,打得泰国队满场只有两脚射门,结果中国队射门无数却干踢不进球,让人着急。

1993年春晚,牛群冯巩《拍卖》

背景:1992年德国人施拉普纳受上海大众邀请来中国队执教,他带来了一些德国足球文化,留下了一些经典语录:你要不知道把球往哪儿踢,就往对方门里踢。

1992年亚洲杯中国队获得季军,上任五个月的施拉普纳备受推崇,他得到了一个亲切的外号“施大爷”,于是他也被邀请到了春晚现场。

牛群直接把施大爷推到了白求皮陵笑恩的高度:一个外国人,毫无利己的动机,把中国足球当成自己的事业,这是什么精神!

还是冯巩实在:这是远道和尚会念经的精神。

牛群在相声《拍卖》里的一件拍品是施拉普纳的白头发:这根头发是为了中国足球变白的,我们要把它留在中国。

冯巩继续调侃:施大爷请放心,我们就不多留了,毕竟您脑袋上也不富裕。

最后底价七千元的一根白头发“拍卖”了五万,看情况好像是赵本山喊的价。

1996年春晚,汪敏姜昆戴志诚《其实你不懂我的心》

背景:1994年甲A联赛开启,1995年“足球热”席卷全国,各大城市的球市火得一塌糊涂,成都保卫战诞生了“雄起”口号,四川全兴保级成功后球迷们的泪水和辽宁队降级后孙贤禄的眼泪都成为那个时代最深刻的记忆。

与此同时,足球商业比赛也是如火如荼,AC米兰、佩纳罗尔、阿森纳、桑普多利亚等队都兵败工体,于是“工体不败”的口号也喧嚣一时。

姜昆戴志诚本来准备的相声主角是北京国安队,但随着联赛落幕上海申花夺冠,于是创作团队奔赴上海推倒重来。

这段相声给后世留下最深影响的不是相声本身,而是节目最后北京国安队全体上台时打出的条幅:国安永远争第一。

这大燃含概是*一段完全以足球为主题的相声,承载了中国足球最火爆的记忆。

1997年春晚,牛群冯巩相声《两个人的世界》

背景:1996年亚特兰大奥运会,中国女足第一次在世界大舞台上惊艳了全国观众,孙庆梅、施桂红、赵利红、韦海英、孙雯、刘爱玲、高红等女足明星闪耀赛场,尤其是半决赛大逆转绝杀巴西队让人看得如痴如醉,一块银牌大概是中国足球*的成绩。

也是那次,*足球解说员黄健翔横空出世,他的“中国队该进球了”让人热血澎湃。

其实,在此之前牛群冯巩就曾在其他节目里夸赞过女足,但当时女足并没有引起全国观众的注意。1997年春晚就不一样了,女足是热点话题。

“知道为什么中国女足在这回亚特兰大奥运会上只拿到一块银牌吗?就因为球场上少了一个男的。”

“知道为什么男足这些年连亚洲都冲不出去吗?就因为绿茵场上少了11个女的。”

一语成谶,当年的调侃如今居然还能套上。

1998年春晚,黄宏宋丹丹小品《回家》

背景:1997年世界杯亚洲十强赛,中国队的表现让球迷哭一会儿又笑一会儿再哭一会儿,其中最深刻的记忆是第一场主场2:4被伊朗队大逆转,当时电视机还很贵,但真有不少球迷砸了电视。

当中国队连胜两场峰回路转后,主场2:3输给卡塔尔,响彻金州 体育 场的“换李铁”成为*的败笔。

最讽刺的是,中国队主场失败之后还没丧失希望,只要赢下最后两场一样可以出线,但中国队不可思议定下了保平争胜的战术安排,随着范志毅踢丢点球一比一战平沙特后国足被淘汰,自己放弃了最后的机会,直到今天笔者依然不明白这个脑回路是怎么设计的。

可能就是因为这次十强赛的失败太过于憋屈,于是宋丹丹在小品里替全国球迷喊了一句“中国足球,何日出头!”。

黄宏: 大过年的把足球还整出来了,这不给咱添堵吗?这一年看完甲B看甲A,最可气的世界杯,天天喊着能出线,到后来,狗戴嚼子瞎胡勒。

大连金州不相信眼泪,那一年的憋屈至今难以释怀。

1998年春晚,牛群冯巩相声《坐享其成》

可能是因为比赛太窝火,牛群冯巩没有敞开砸挂国足,只有两句词。

冯巩拉着洋车:“嘿!就这速度,我还真找着一点高峰的感觉。”

牛群:“没错,中国足球队要有你这速度早出线啦!”

1999年春晚,郭达、蔡明、郭冬临小品《球迷》

背景:1998年世界杯中国队没份儿,但他们在世界杯前热身赛上一比一战平韩国,马明宇攻入也许是国足 历史 上最精彩的一个进球,顺便还报销了韩国队头号杀手黄善洪。所谓的“恐韩症”就是那几年炒作起来的,但那一年中国队两次打平韩国且不落下风。

英国人霍顿执掌的中国队在1998年的成绩相当不错,东亚四强赛客场完胜日本拿到亚军,1998年亚运会上中国队一路过关斩将获得铜牌。不仅成绩不错,年轻小将们的活力更是给球迷带去了希望,李金羽先后展示了弯弓射大雕、拔剑和游泳各种进球庆祝方式。

值得一提的是那一年年底的国际足球排名,中国队凭借一年的*战绩高居第37名,上面两名是比利时和葡萄牙,如今看起来恍如隔世。

郭达蔡明郭冬临的小品虽然叫《球迷》,但其主题是夫妻关系,足球的调侃是其中的佐料,经典台词没记住,但记住了当时球迷们对国足的期望依然非常高。

2000年春晚,冯巩郭冬临《旧曲新歌》

背景:1999年女足世界杯,铿锵玫瑰绽放美利坚,尤其是半决赛狂胜女足霸主挪威一战更是酣畅淋漓,刘爱玲和孙雯成为最耀眼的双子 星座 。

前任中国足协副主席王俊生说过,99年的玫瑰碗决赛他坐在主席台上,那是足球带给他的最荣耀时刻。

春晚上女足成为主角之一,冯巩和新搭档郭冬临用一段改编版京东大鼓《送女上大学》献给女足:你看这个球,它薄皮大馅十八个褶啊,狗不理的包子它没有这么圆。刘爱玲,要接扁担,让孙雯歇会抽袋烟,孙雯说,我起脚就要把门射啊,射完门,咱再抽烟呐。孙雯这只脚那是威力无边,它两头窄那个当不间宽,不搁上球,它也不颠,搁上了球,是两头颤那个当不间颠,多刁的角度也射不偏呐。

2002年春晚,冯巩、郭冬临、陆鸣相声《台上台下》

背景:2001年世界杯十强赛,米卢率领中国队一路凯歌 历史 性闯进世界杯,创造了 历史 也燃爆了全国,无需多言,如果春晚上没有国足反而是不正常的。

稍显尴尬的是,郭冬临的台词太捧了: “说竹板这么一打呀,别的咱不夸,夸一夸中国足球终于出线啦。中国足球队呀,那是亿万人牵挂,几代人前仆后继青丝变白发。进入世界杯,我看谁都不可怕,甭管巴西土耳其还有哥斯达黎加,咱们都不服他,场场踢他们3比0,大伙说好吗?那就这么定啦!”

结果大家也都看到了,三场输了9个球,虽然战绩不佳,但冲出亚洲的那一刻能让人怀念很久,怀念那满城的红色海洋。

2008年春晚,赵本山、宋丹丹、刘流小品《火炬手》

背景:虚火过后的国足在04年亚洲杯上屈居亚军,随后在中超时代开始沉沦,亚洲杯十强赛进不去了不说,国内职业赛场上各种乱象层出不穷,以忽悠闻名的赵本山也被人忽悠进了赛场,结果很快就铩羽而归。

“什么运动看着最揪心?”

“足球!”

“什么运动看着更揪心?”

“中国足球!”

宋丹丹的砸挂多少也算给赵大叔出了口气。

2010年春晚,冯巩、邵峰、闫学晶、韩雪、杨松小品《不能让他走》

背景:一次又一次的失败已经让球迷们对国足失去了信心,国内赛场“假du黑”猖獗一时,中国足球处于寒冬之中,让人看不到希望。

就在过年前几天,高洪波率领年轻的中国队在东亚四强赛上三比零大胜韩国,一举击破恐韩症,邓卓翔等年轻队员的表现给了球迷巨大的信心和惊喜。黄健翔在比赛后轻描淡写的两句话“过年喽”“放炮去喽”代表了球迷们的心情。

“老爷子我们就要赢了!对方已经罚下俩球员了!”

“就是罚下仨!咱也赢不了!你挡不住咱踢假球往自己球门里吊啊!”

“没错!咱们的队伍里潜伏了他们四个余则成啊!”

“啊不!老爷子!咱们赢了!东亚四强赛,男足三比零胜韩国队啦!”

“真嘞?”

“真的!”

“对方不是女队吧?”

“男队”

“三十二年了!早干啥去了!”

“没关系老爷子,我们共同祝愿我们中国足球,从此走出困境走向光明!”

就在这次春晚后不久,中国足球进入了金元时代,冯巩的最后祝愿在当年看来是信心满满,如今再看却感觉像是做了一场梦,一场纸醉金迷的南柯一梦。

除了这些春晚上的相声小品外,冯巩在相声《我错了》里也曾调侃过国足:中国足球队才是好样的,十几年来就是不冲出亚洲,那才是真的谦虚 。

此外,贾旭明张康、石富宽杨蕾等人也都曾在各个节目里调侃过国足。

有意思的是,如今的“冯巩之争”看起来很热闹,实际上在 历史 上调侃国足最多的人是冯巩,国足的梗在他那里屡用不爽。当然,冯巩的作品里对国足还是以鼓励性质的调侃为主。

二、为什么国足会成为相声小品界永远的梗?

2、成绩不稳定,成绩长期不好,自然容易被拿来砸挂。一旦成绩好了,那就是惊喜,自然也容易被拿来当素材。

3、安全,国足成绩好的时候不论怎么调侃都没事,成绩不好的时候砸挂也不会引起多大问题,毕竟有无数球迷撑腰。

综上,中国足球在过去几十年里是相声小品界永远的梗,在未来,这种现象依然不会发生改变。

最后,还是再次用一下冯巩的台词吧:我们共同祝愿我们中国足球,从此走出困境走向光明!

如果我不能在你失败时支持你,那我如何在你成功时说爱你。

今晚中国对叙利亚足球比赛 成绩如何?

2019年11月14日晚,世界杯预选芦册赛亚洲区40强赛中,中国男足最终1比2不敌叙利亚队。

北京时间11月14日晚,亚洲40强世界杯预选赛继续进行,中国国家男足客场以2比1负于叙利亚。中国队在第四场小组赛结束后2-1、1-1和1-1各得7分,相对被盯哗颤动,叙利亚队在4场比赛中拿下12分。

第19分钟,中国队失误由叙利亚快攻和奥马利头球得分;第29分钟,吴曦在禁区前得分,吴磊小角度射门;下半场中段,中国队场面逐渐形成优势,但第76分钟,防守失误送礼,张林鹏不小心打进乌龙球,最终,中国队以2比1输给叙利亚队。

扩展资料:

在同一小组的另一场比赛中,菲律宾队客场以2比1击败马尔代夫队,得到7分,这也对国足构成了威胁。本轮过后,国足的比分是7分,落后叙利亚5分,虽然在小组中仍排名第二,但在小组第一的竞争中希望渺茫。

根据赛程安排,未来4场比赛将有3场主场比赛,其中包括对叙利亚的比赛,即使国足在主场击败叙利亚队,也很难获得小凯败组第一的位置,除非叙利亚队在对菲律宾的比赛中犯错,否则国足已经失去了主动权。

97年十强赛国足主场2:0领先伊朗,什么原因导致最后2:4输球?

那场比赛,我记忆犹新啊!时至今日我还记得当时2:0以后的胜负手!中国打的451阵型,*:守门员区楚良,左后卫孙继海,右后卫毛毅军,中后卫张恩华,范志毅。左边前卫姚夏,右边前卫李明,攻击前卫于根伟,后腰马明宇,李铁,前锋黎兵!

1.老生常谈的体力问题,中国球员大多数体力不足以桥培应付90分钟的强度比赛,这是第一场比赛,大家很兴奋。60分钟后,中国球员开始出现体力不支的情况。

2.主教练换人有些按部就班,没有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我记得十强赛之前的热身赛就是这个*,然后60-70分钟上,高峰,隋东亮,李金羽!60分钟于根伟抽筋,隋东亮替换。姚夏抽筋,李金羽替换。然后上了高峰下了黎兵!当时2:0领先,真不应该上隋东亮和李金羽!这时候场上球员思想开始不统一了!有的想防守反击,有的继续强攻!

3.那场比赛,姚夏发挥是真好,姚夏在左路冲的马达维鸡鸭根本攻不到前场!假如当时戚务生用徐宏(稳定)换下姚夏,把马明宇(体力好,能攻善守)推到左路,让范志毅(体力好,身体好!)顶到后腰肉搏,用彭伟国换下于根伟,来控制中场,最后用高峰换下李铁及(那会儿,李铁已经有些懵逼了,覆盖不到位了!),把黎兵(身体好,体力好)撤到后腰!或许会有一个不一样陆册的结局!

这是个人的一点妄想,不喜勿喷

从于根伟和姚夏下场开始,局势彻底逆转。于根伟对伊朗后防线的压制作用有多大,至少需要一个后腰和一个中卫来盯防;姚夏的速度牵制了马达维基亚,使其不敢助攻。很不幸,于根伟受伤,姚夏被替换,伊朗后场压力顿时减轻。巴盖里频频上抢,马达维基亚放肆助攻,只剩下范志毅、孙继海疲于奔命,完全陷入伊朗人的进攻节奏,被逆转毫无意外!

很荣幸,那场比赛看了直播,可以说,2:0领先的时候,心里是真的激动,可实力上的差距很快就体现出来了,这不是一两个人之间的差距,也不是斗志上的差距,跟现在的国足相比,不说观赏性,就是精气神都不一样,但*不变的,还是从领先到被扳平,再到落后,心理上的落差放在世界上任何一种比赛中,都会留下阴影,比较*的就是欧冠决赛的伊斯坦布尔奇迹夜,AC米兰大翻盘利物浦,相同的过程。

所以,从个人角度看,这场比赛国足失利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

1.整体实力上还是跟伊朗有差距,主场作战,开场三把斧,很快取得领先,但伊朗人并未心态失衡,看着几位核心球员的串联以及整体的组织逐渐控制了比赛节奏。足球比赛就是这样,谁控制了节奏,谁就有更多的机会,再把握住机会,结局也就不难想象了。

2.国足的教练水平还是低了,戚务生作为国字号教练,水平还是跟国际教练有差距,尤其在那个年代,足球的整体技战术水平往往在低水平球队中体现的很重要,俗话说的个人能力能力不够,就需要整体来凑,莱斯特城英超夺冠的奇迹就充分证明了这点,当时莱斯特城夺冠,队中有超*球星吗??没有,但球队整体实力均衡,技战术应用得当,整体配合默契,将足球这个团队运动的魅力发挥的淋漓尽致,而这场国足比赛,虽然场面比现在的国足好看的多,但从伊朗队的进球来说,还是将后防线的问题暴露无遗,说明国足的整体配合还是有明显问题嘛。那么这集中起来还是体现在教练的水平上。

3.就是我们强调的如何在逆境中作战,恕我直言,国字号运动队伍,无论足篮排还是其他运动,一旦落后,思想状态一崩溃,一个人会传染给整支球队,这个也是我们国字号运动团体项目的通病,不是一两个人的问题,这里不得不表扬一下c罗,世界杯上3:3绝平西班牙就充分展现了总裁的意志品质,真的是力挽狂澜,整支球队都因为他坚持了下来,这也就是亮剑精神,现在的国足,更不想说了,心理更脆弱。

综上所述,个人观点,肯定不全面,而且个人意识较浓浓,欢迎热爱国足之人查漏补缺。

97年十强赛是当时中国队的第一场比赛,赛前全国球早消宏迷媒体空前关注,因为是中国足球职业化以来第一次冲击世界杯,大家给予了厚望,毫不夸张的说这场比赛是在万众瞩目下进行的。

这场比赛已经过去20多年,我对比赛的记忆已经有一些模糊,但是一些细节我还是有印象。最让我记忆深刻的是几个镜头:1,比赛中中国队2:0领先后主教练戚务生站在场边挥手让大家回防,脸上表情即兴奋又紧张。2,伊朗队边后卫马达尼基亚下半场突入中国队半场如入无人之境,以及精彩的远射,打的全场中国人鸦雀无声。3,全场高呼换李铁(如果我没有记错的话),奇葩的是主教练还真的换了,结果中国队场面更加难看。4,下半场中国队体力急剧下降,好像有好几个人抽筋。

现在回过头来看这场比赛,或者看整个十强赛,中国队,包括足协主教练和球员,给人的感觉就像一个脆弱的孩子,状态起伏不定,情绪也起伏不定,而且极度缺乏自信。不可否认,当年那批球员在亚洲是具备相当的实力,或许是比赛经验少,或许是主教练能力差,根本就不能拧成一股绳,体现在比赛中球员各打各的,想赢怕输,很多机会都错过了。现在我们回过头来看其实我们出线的机会是*的,只是被我们自己提前放弃了。打沙特的时候必须要赢得比赛口号居然是保平争胜,真是让人无法理解…

从第一场输给伊朗的比赛可以反应整个十强赛中国队的状态:主教练能力差,足协乱指挥,球迷瞎起哄,球员比赛经验少抗压差,所以说那届比赛中国没有出线是正常的。

97年十强赛首战,国足在主场先赢后输,最重要的原因还是过高估计了自己的实力。

1998年法国世界杯亚洲区预算赛,是中国足球职业化之后国足*冲击世界杯决赛阶段比赛。

1994年开启的中国足球职业化,让足球这项运动火遍了神州各地。客观上说,职业化对中国球员的技战术水平和职业素养都有了一定程度上的提升,但是,还远远没有达到质变的程度。

但火热的职业联赛,已经94/95两年间多次战胜世界强队的的商业比赛,造成了从足球从业者、媒体到球迷一致对国足实力的高估。

这从时任国足之教练戚务生对十强赛对手的判断就能看出一二。在他眼中,同一小组中,实力在国足之上的只有沙特和伊朗两队,科威特和国足实力相当,卡塔尔则明显弱于国足。但在后来的比赛进程中,正是对卡塔尔的低估,造成了灾难性的后果。

当然,这是后话。

客观上分析,1997年十强赛国足的分组结果,是最近数届世界杯预选赛中比较差的一次。国足和四支西亚球队分在同一组,需要四次劳师远征飞往西亚,而对手只需要长途飞行一次。西亚球队之间一直以来的默契,也将对国足非常不利。

这届十强赛,在国际足联的决定下,采用了之前预算赛极少采用的主客场赛制,这虽然和联赛赛制有相似之处,但在国家队层面上对国足来说是个新的挑战。

在高估自己适应能力的前提下,国足教练组决定临战变阵,将一直以来的442打法换成451,并启用于根伟和姚夏两名新人。新阵型在热身赛上表现尚可,但到了压力倍增的正式比赛,并没有发挥出应有的效果。

刚刚开始职业联赛四年的中国球员,其实适应能力很差,足协和教练组自视过高,造成了严重的后果。

在大赛前,按照正式比赛的节奏安排热身赛是惯常的做法。当年的世预赛,除了轮空的轮次外,没两场比赛之间的间隔一般是一周左右。但为了预防热身赛造成伤号不能及时恢复,国足把最后一场热身赛和首场比赛的间隔拉大到了12天,对球员适应能力的高估,造成了首场比赛在压力之下体能过早透支,比赛最后阶段被对手拖垮。

另外,当年足协的情报工作可谓一塌糊涂,既没有正确获得卡塔尔队实力的情报,连小组赛最强对手之一的伊朗队主力情况都没有搞清楚。以至于比赛中被马达维基亚打了个措手不及,赛后教练和球员都没搞清楚对方这个厉害的“2号”是从哪冒出来的。

现在来看,1997年十强赛的失利是十分遗憾的,当时国足正处在上升期,如果能正确估计自己和对手的实力,做好细节工作,中国足球冲出亚洲可能会提前四年。

大连金州不相信眼泪。。。。其实那场比赛真的是挺可惜的,那届国家队基本荟聚了甲A各队的头牌,范志毅、徐弘、高峰、姚夏等等吧。而且当时国足还基本属于亚洲*球队,拥有主场之利的国足其实还是挺强的,可惜最后被逆转。

那场比赛凭借李明和范志毅的进球两球领先,但是当巴盖里罚中阿里代伊制造的点球后风云突变,我们有点自乱阵脚了。戚务生连续用高峰,李金羽,隋东亮换下黎兵,姚夏和于根伟。这三个换人尤其姚夏的下场我觉得是*的转折点,马达维基亚一下就活过来了,两记远射彻底让中国迷茫了。。之后国足就是一片混乱4:2也就顺理成章。

那场比赛输了我觉得原因有三, 一 2:0之前过于兴奋,体力分配不匀导致后边和伊朗人的比拼完全处于下风; 二 戚务生作为主教练思路并不清晰,临场指挥太差了。姚夏当时在场上作用非常明显,马达维基亚在姚夏在时被压制的比较厉害,几乎没有什么助攻,而姚下场后马达维基亚彻底复活。而隋东亮和李金羽,作为四小天鹅是有天赋但对伊朗这种对手完全发挥不了特点,换人后被压制也很正常了; 三 老生常谈的心态问题,米卢说过“中国球员很有实力,但是到场上却发挥不了正常水平的一半”这就是我们的现实,过于紧张导致根本发挥不了自身实力,而02年米卢带给中国的*的就是心态的改变,让国足变得更像自己才能出线。那场被追了一个后我们心态就已经变了,到2:3彻底不知道怎么踢了,后边对卡塔尔也是这问题,所以脆弱的心理建设才是当时国足的致命弱点。

首场比赛国足取得梦幻开局,先是获得一个点球,范志毅罚中1:0领先,随后李明门前劲射球进2:0,这么顺畅的比赛是任何队员教练和媒体都不曾料到的。随后国足的老毛病又犯了, 领先不会打,遭逆转也没有良策应对来取胜。 下半场姚夏受伤是一个转折点,范志毅出脚过大,被巴盖里打进一个点球,队员教练心慌了,以前被姚夏压制的小将后卫马达维吉亚大胆插上进攻,连进两球,特别是他的第二个进球,三十米远射令守门员区楚良防不胜防。至此国足算彻底蒙了,戚戌生也没见过这场面,是攻是守也没主意,队员们更不统一思想了, 经过六十多分钟激烈拼抢,国足体能到了极限,多人抽筋, 趁国足疲态被阿里代伊打进一球,以2:4遭大逆转。

主教练都是运动员出身,[紫薇别走][鄙视]【没有学习过先进的足球思念,真正的国际大赛经验不多(尤其胜利经验)。他 自己没有拿主意的担当】,听从观众的 换李铁的呼声 ,导致中场防守力度直线下降。合理安排体能强的队员先依次出场也行,还有蔡晟,宿茂臻的头球优势也没有利用。 我们屡次遭遇黑色X分钟,主教练执教能力欠缺,【应对突发情况毫无办法。在进球后适当地加大针对防守是正确的,体力已透支】。

别忘了伊朗有后法制胜的传统,在96年亚洲杯上韩国以2:1领先,代伊大爆连连进球,以6:2大胜,实力是胜利保证。

总之,西亚人的 [吐血][发怒] 【国与国合伙把国足挤出去了。还是实力,指挥水平,战术按排都有问题,胜卡塔尔一场也出线了,许多如果不可能重来,各方面工作没做好】。换米卢,里皮级的教练肯定出线,和伊朗只差一分,太可惜了。

那场比赛我也看了,看完后和同学喝了一箱啤酒,真是沮丧透了!

当时大家分析了很多原因,从技术到心理再到教练的进场指导,还有人说足协的压力。

后来冷静下来,我想其实还有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我们的定位不准。

当时从媒体到足协,对教练和球员都是有影响的,我们定位要夺第一。第一场主场要胜利,没有失败的预案,没有在赛前分析透彻第一场输了怎么办,各队互相之间的胜率多少,更没有分析每一场可能出现的情况,大家都给球队打气,却没想到怎么给球队减压。

更有甚者,当时无人敢提出我们的目标是争第二。

过于看重第一,反而心态大起大落。

到后来,小组形式一片乱哄哄,倒数第二轮其实还有争第一的可能,足协和球队无人分析出线形式,大好机会又被挥霍。

一直能在上半场打进拥有阿里代伊和马达维基亚的伊朗队的中国队势力没问题,却毁在没头脑的教练和足协身上。

那场比赛最出名的一句话就是“换李铁”。场上一帮假球迷一喊“换李铁”,戚务生是个没主见的教练,还真把李铁换下了场,这是那场比赛的转折点。

李铁虽然射门不灵,有时在场上头脑不清楚,但他*的特点是跑动积极不惜力,阻截能力强,防守面积大。李铁下场,中国队的后防线顿时吃紧,场上的队员看不住伊朗队的强力前锋阿里代伊和马达维基亚,让他们的水平得到了充分发挥。

那场比赛失利原因有很多,但换李铁应该是那场比赛的一个重要原因。

这场比赛距离现在已经超过20年,现在回忆起来记忆有点模糊,但作为当时在电视机前面亲自观看过直播的老一代球迷,我觉得还是可以发表点个人感受。

那个时候,我们并没有网络和手机,体坛周报成为我们了解比赛动态的*方式。我记得体坛周报还用了很大一版介绍伊朗的阵容,提到了三驾马车代伊、巴盖里和阿齐兹,也顺带提到了边后卫马达维基亚。当时,赛前基本的预测是一场遭遇战,双方实力五五开,中国队是主场,略占优势。

比赛开始后,上半场双方互有攻守,整体保持均势,都没有很好的机会。上半场快要结束时,中国队获得一粒点球,带着1比0的优势进入休息室;下半场,右边锋李明一个凌空抽射,把优势扩大为两球。当时,我们一大群学生围在商城的电视机专卖区前面欢呼,险些让商场的工作人员赶走。谁知道,没过几分钟,伊朗也获得了一个点球,然后,马达维基亚一个远射,把比分扳平。这样大起大落之后,气势已经明显不在中国队这边。80分钟后,伊朗又连进两球,最终将比分定格为2:4,中国队首场失利,也间接导致了最终无缘世界杯决赛圈。

其实,现在回想起来,我觉得这场失利应该有如下几个原因:

1)中国队临场比赛经验存在不足,两球领先后,似乎思想有所变化,伊朗点球把比分缩小后,似乎更加加重了中国球员的精神负担。而且,60分钟后,中国队主场的兴奋劲过了,似乎有点疲惫,没能摁住马达维基亚,而他那个时候爆发彻底改变了比赛走势;

2)主教练经验存在严重不足,没能及时阅读场上形式,没能在关键时候做出调整。我记得整个十强赛,当时的教练戚务生都似乎承受着巨大的压力,一些换人总是被人指责,而他自己好像也没有特别坚定的想法。主教练的气质也决定了球队的气质。其实,当时如果是米卢做主教练,以他丰富的经验,我觉得结果应该不会是这样。

3)当然,伊朗人的铁血和坚韧也是值得赞赏。在客场比赛,面对亿万球迷的山呼海啸,面对两球落后的局面,伊朗人能够按照既定的技战术,把比赛扳过来,也说明了这个球队的底蕴和能力。

这场比赛也是中国队 历史 上比较痛苦的回忆之一;其实,二十多年后,我们在回想起来,为什么会觉得中国足球总是这么悲惨呢?也可能是中国文化中太在乎输赢,太在乎结果了。而这种在乎又传递给了球队和球员,造成了巨大的心理负担;如果中国人的 娱乐 精神多一点,不要把比赛胜负看的这么重,结果会不会反而更好一些呢?

97年如果赢沙特可以进世界杯吗

国足也有过几次只差一步到罗马进入世界杯的机会,比如97年的国足,若不是先后错失了这3次机会,那么或许法兰西之夏的98世界杯上就会有我们五星红旗的身影。

第一次“金州惨案”:十强赛第一轮,国足主场2比4负于伊朗

若给97十强赛国足的最深刻比赛打个排名,那么“金州惨案”说第二就没人敢说第一。从一定程度上讲,这甚至可以称得上是国足历史上最为可惜的一场比赛,在2比0领先的大好局面下,国足出现了领先后不会踢球以及姚夏受伤等问题,导致之后波斯人在阿里代伊马达维基亚等人的带领下连扳4球最终逆转了比赛。

而除了比赛本身的失利,“金州惨案”也直接导致当时97国足的出线形势从第一场便蒙上了阴影,尤其在与伊朗队的胜负关系上,倘若当时能够拿下对手,那即便在客场负于对手也可凭借之后与沙特所取得的1胜1平的胜负关系最终头名出线,就算退一步主场拿分也保留着着出线的可能;固而金州惨败这次机会的错过不仅是胜负上的错过更是出线形势上的错过。

第二次“金州不相信眼泪”:十强赛第八轮,国足主场2比3负于卡塔尔

金州,又是金州。

但97十强赛的“锅”,金州不背。因为制造痛苦回忆的是97国足。

在主场与卡塔尔比赛之前,97国足虽然在客场1比4再次负于伊朗被对手双杀,但纵使这样,只要之后不输球球队仍有出线的可能,于是主场战胜卡塔尔便是这其中必须要完成的命题。

但97国足再一次选择了让人失望,在客场打平对手存有心理优势的情况下,球队竟然再一次出现了和首场对阵伊朗同样的剧情——先获得了领先但最终被对手连灌3球逆转;范志毅最后的进球充满着无奈,“换李铁”的背后是球迷们对于球队错失机会的愤慨和不甘。

这是第二次,97国足第二次错失了世界杯出线的机会。

第三次“保平争胜”,十强赛第九轮,国足客场1比1战平沙特

实际上,这本是属于97国足的一场可以自己掌握自己命运的比赛。

在之前客场被科威特队逼平后,伊朗队的最后一场比赛是在客场面对之前客场战胜97国足的卡塔尔队,这样的对手,当时的伊朗人并没有一定能够战而胜之的勇气。

而彼时的97国足客场面对的是之前主场战胜的沙特队,如果能够客场延续主场的胜势,球队依旧有能够出线的可能,至少是附加赛的可能。

但不知为何,赛前中国的教练组竟提出了“保平争胜”的,目标,要知道只要不赢球,无论平局还是败局当时的97国足都将会出局,舆论一片哗然。

或许正是这样的“目标”束缚了97国足当时的比赛打法,在1比1扳平了比分后球队完全可以通过一粒点球反败为胜,但这次范志毅操刀主罚的点球选择罩敏拒绝进入球门,“1比1”的赛前目标就这样“实现”了。

但很快,中国的教练组为自己的保守付出了代价。因为在之后的比赛中,卡塔尔竟然在主场2比0爆冷战胜了伊朗队,如果之前国足战销闷橘胜了沙特,那出线的或许真的是卡塔尔和97国足。

97国足就这亏团样在一片惋惜和叹息中错失了自己的第三次机会。

24年前客战沙特,那场遗憾至今的“保平争胜”

文/段离 在“既决胜负,也定生死”的比赛中,中国队击败了越南,接下来的对手,是三连胜的沙特。

面对豪横的东道主,李铁和他的球队,会用怎样的“策略”?是像打澳大利亚那样进攻,还是像对日本那样死守?

也许,97年十强赛,会给我们一些启发,对了,当年客战沙特——那场错算的“保平争胜”中,李铁也是国家队的一员。

24年前的某个深夜,沙特利雅得。

烟雾缭绕中,是几张挣扎的面孔——作为中国队的教练组成员,他们要拿出一个打沙特的整体“方案”。

按照时任领队李传琪4年后翻看当时会议记录后的说法,谷明昌建议打451,在中场顶住对手;金志扬主张稳固防守,把住中场;陈成达力主541,在三中卫加强防守的前提下强调两个边后卫的助攻……

但所有的建议,核心思想都是“不能输”,也就是一直被外界诟病的“保平争胜”。

“输了就完全失去希望了。”李传琪说,“所以,至少要保证不输”。

至于为什么不是“必须赢”,按照教练班子事后的说法是,“再输,回去就不好交代了。”

前往利雅得之前,中国队在金州主场输给了此前看不上眼儿的卡塔尔,那场比赛,主教练戚务生想要3分,但没想到,换帅后的卡塔尔好像变了一个队,虽然先丢一球,但连追三个,范志毅还被恩纳济人球分过,而下半场又发生了*的“换李铁”事件。

输给卡塔尔后,几乎所有人都认为,接下来的两场比赛,无论是客场对沙特还是主场打科威特,都必须先全力拿下,然后看其他场次结果。

但最终,教练组定下的策略却是“保平争胜”,而结果则是1比1。

那场比赛,沙特开场不到4分钟就进球了,但9分钟后,中国队扳平。在1比1的平淡比分下,其实暗藏“玄机”,中国队曾获得点球,可惜的是,刚刚迎来生日的国足队长范志毅错失了这个*的生日礼物。

令人不可思议的是,那场比赛,教练组居然没有提前安排点球手,赛前也没有特训点球,而当时国足的守门员教练、英格兰人里默其实早就提醒过,当值的主裁判、同样来自英格兰的埃莱拉伊喜欢吹点球。

最后,是队长范志毅拿过了皮球,但没有罚进;沙特随后也获得点球,同样没有罚进。

主场打卡塔尔时被拿掉*的区楚良,拯救了“教练组”,但未能拯救国足,因为同一轮,打疯了的卡塔尔主场2比0干掉了伊朗。

国足提前OVER。

“比赛结束后,才知道一切都结束了,这么多年的联赛白打了,备战工作也白做了。”多年以后,高峰仍是唏嘘不已。

97十强赛,是中国足球职业化后第一次冲击世界杯,赚到钱的大腕儿们也想去世界杯上看看,足协也非常重视,除了每天都要开会,甚至第一次拿出200万,包机打客场,而那个客场,就是利雅得,但最终,他们只带回一分和一个提前出局的结果。

从最终的积分榜来看,如果范志毅点球罚进,国足击败沙特,分数将和他们一样,都纯亏困是13分,虽然净胜球不如沙特,只能排在小组第二,无法直接出线,但至少可以捞到和B组第二日本打附加赛的机会。

回到最初,那么到底,当时阵容庞大的教练组,是怎么想的呢?

“*的失误,其实是没有考虑到其他场次。”李传琪后来总结说,“我们赢沙特能出线,是在后来伊朗又输球后空陆才知道的,但我们一直都认为,伊朗不会再输,这种判断,造成了我们一再失误。”

事实上,第一场被伊朗4比2逆转后,中国队就自觉自愿地为人家设计了一片坦途,“反过来更觉得自己没有希望。”金志扬说。

李传琪很后悔,教练组直到赛程打了2/3之后才明白过来,原来伊朗不是像中国队想得那么强大,他们打西亚球队没什么优势。但金州那个2比4,已让国足胆寒,客场1比4,更是自己立了一个无法翻越的“大山”。

“没有中国队,伊朗在这组中出不了线,而没做念有伊朗,我们是当然的出线者。”李传琪说。“貌似强大的伊朗队,把我们的心搅成一团乱麻。”金志扬说。

多年以来,中国足球最“擅长”的,就是算分,但有时,难免失误。

李传琪曾透露,97十强赛前,教练组就对出线分数有了一个大体的预计,但事后证明,他们想错了,他们只看到了伊朗和沙特,却忽略了卡塔尔和科威特。

*的搅局者是卡塔尔,但科威特同样曾主场击败沙特,逼平伊朗。

需要说明的是,当时的国足,无论是教练组还是球员,在整个十强赛期间,都是患得患失,就像坐过山车一样。

“在形势估计上,我们总是习惯性妄自菲薄。”金志扬说,“我们总是在感觉自己‘不行’的时候,坚持认为别人一定‘行’,这样,就背上了沉重的心理包袱”。

对越南的比赛,球员们没有放弃,最终,拿到了本届12强赛的第一场胜利,但赛后舆论哗然,批评和抨击者众,悲观情绪蔓延,认为完全没希望,至少,打沙特没戏。

但从已经打过的三轮比赛来看,本届赛事,和97年很像,比赛不完全是强队掌控,虽然沙特和澳大利亚暂时连胜,但号称实力超班的日本,居然和国足一样,同样只拿到3分,被认为小组最弱的阿曼,不仅客场给了日本队致命一击,也一度让澳大利亚疲于奔命。

所以,混沌局面下,面对沙特,中国队不宜妄自菲薄,借用李传琪后来的话就是,“自己打好比赛。”

免责声明
           本站所有信息均来自互联网搜集
1.与产品相关信息的真实性准确性均由发布单位及个人负责,
2.拒绝任何人以任何形式在本站发表与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律相抵触的言论
3.请大家仔细辨认!并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对此不承担任何相关法律责任!
4.如果发现本网站有任何文章侵犯你的权益,请立刻联系本站站长[QQ:775191930],通知给予删除